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还有不小空间
  • 通胀风险正在积聚 新一轮加息周期逼近
  • 警示:国际炒家预谋狙击银价!
  • CPI正被什么裹挟
    又将往哪里去
  • 最大威胁来自过剩流动性
  • 九论大牛市已经启动
  •  
    2010年11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还有不小空间
    通胀风险正在积聚 新一轮加息周期逼近
    警示:国际炒家预谋狙击银价!
    CPI正被什么裹挟
    又将往哪里去
    最大威胁来自过剩流动性
    九论大牛市已经启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风险正在积聚 新一轮加息周期逼近
    2010-1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沈建光

      ⊙沈建光

      

      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无疑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压力。而从前、昨两天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央行相继公布的10月中国经济运行数据来看,通胀和信贷数据大幅超出预期,引起广泛担忧。政策者对通胀和信贷的担忧,会加大近期加息的可能性,而紧货币宽财政将成为明年政策的主基调。

      比起2009年3月开始的美联储前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眼下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增长影响更加有限。美国货币政策刺激的内需,主要是通过进口来满足,并没有刺激国内产出。另外,定量宽松降低长期利率也只有短暂的作用。而与前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相一致的是,量化宽松可以避免国内陷入持续通缩的效果。但是,弱势美元将带来的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了全球的通胀风险。预计发达国家通缩与新兴国家通胀风险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在阴晴难料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强劲。虽然10月经济活动数据较9月略有降低,但仍维持较高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18.6%,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3.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上涨24.4%。以笔者之见,伴随着岁末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未来消费势头将依然强劲。由于四季度大量保障性住房正在投入建设,加上四万亿刺激项目的收尾,前个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24.4%,完全符合预期。考虑到目前强劲的经济势头,中央政府的政策立场已开始了关键性的转变,即:由保增长转向控制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和打压资产泡沫。我们预计在紧缩的政策下,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下降,预计GDP同比增长将放缓至9%至9.5%,2010年GDP同比增速略超10%。

      昨天发布的10月CPI同比上涨4.4%,高于9月份0.8个百分点,再次创下年内新高。细分一下,蔬菜价格、食用油价格上涨较快,带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1%。而此次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更是高于以往较低的变化水平,而非食品上涨已经成为推动物价走高的又一重要压力。可以说,通胀警报已经拉响。这也解释了为何央行在短短一个月内意外提高存贷款利率及两次上调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照目前的趋势看,笔者认为,较大的通胀风险正在积聚,并有望推高明年CPI走势。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需求旺盛带动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导致资本投机炒作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未来国际商品价格还将进一步走高。PMI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几个月上涨,已经预示PPI的上行压力。上涨的工资、调高的公用品价格、更为强劲的需求以及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增加2011年非食品价格的风险。今年CPI超过3%的既定目标,应该已经没有疑问,而明年CPI将上涨3.5%。

      M2增速10月达到19.3%,新增贷款接近6000亿元,远远超过市场4000亿元及笔者5000亿元的预期。如此宽松的流动性,导致今年将无法完成新增贷款控制在7.5万亿以内的目标。笔者据此估计,下月的中央经济会议有望改变货币政策基调,明年的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或者“中性”。M2增速目标有望由今年的17%下降到明年的15%至16%之间,新增贷款抑或下降到7万亿左右。

      10月出口同比增长22.9%,进口同比增长25.3%,贸易顺差强于预期,大幅增值271.5亿美元,达至年内第二高峰,无疑这将增大G20峰会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但是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并不会进一步加速,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刺激国内消费和提高进口。今后几个月,在基数效应和发达国家需求放缓的作用下,出口下滑的态势有望持续。而由于内需依旧旺盛,四季度进口增速将超过出口,年末贸易顺差应会有所降低。

      笔者的意见是,面对美国定量宽松政策带给全球经济的严峻局面,中国应以加息为主要应对办法,而减缓人民币升值步伐。尽管美元近期保持弱势,但对主要货币贬值空间已经很小。明年中国贸易顺差将继续下降,也会降低升值压力。

      受房地产二次调控政策、央行加息以及限购等行政性措施普行的共同影响, 70个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10月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0.2%,涨幅逐月回落。预计房价将在年底实现环比下降。随着新一轮加息周期到来以及明年房地产税的推出,房价将进一步受到挤压。不过房地产投资并未受到多少影响,前十个月同比增长36.5%,预计四季度伴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加速建设,投资仍会保持较高增速。

      (作者系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