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海通证券:
    关注货币紧缩不敏感股
  • 不必唯美元马首是瞻
  • 资金转向商业零售行业避险
    券商看好黄金珠宝及百货股
  • 关注
    新兴产业投资机会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A股配股提示性公告
  • 宏观调控力度决定后市走向
  •  
    2010年11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观察
    海通证券:
    关注货币紧缩不敏感股
    不必唯美元马首是瞻
    资金转向商业零售行业避险
    券商看好黄金珠宝及百货股
    关注
    新兴产业投资机会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A股配股提示性公告
    宏观调控力度决定后市走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通证券:
    关注货币紧缩不敏感股
    2010-11-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时娜 ○编辑 朱绍勇

      

      近日,受货币紧缩担忧影响,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海通证券发表策略报告认为,在流动性充裕与政策紧缩预期并存的背景下,市场将进入“振荡”走势,投资者可以遵循“通胀受益+对紧缩不敏感”的逻辑来选择行业和个股。

      海通证券预计,国内通胀压力将持续到2011年2季度。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存量货币的发酵是通胀的最根本原因,而天气因素、供求关系、输入性通胀是叠加在货币这一根本因素的扰动项。此外,海外新增流动性也会带来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由于通胀的成因在于货币,海通证券认为治理通胀需要从货币手段着手。在通胀温和时期,数量化货币工具或许能影响预期,而在通胀起来之后,就需要更激烈的价格工具。基于此,该机构认为,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货币紧缩政策或将超市场预期。

      海通证券认为,管理层不会因为热钱问题而“投鼠忌器”放弃加息这样一个管理通胀的有效手段。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之后,我国采取了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行动,显示中国决策层对自身通胀问题有深刻认识,中国治理通胀的决心不会因人民币升值问题而受到干扰。其次,首尔G20的有效成果是,允许新兴国家根据各自国情采取类似“资本管制”措施以对抗全球流动性泛滥,巴西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已采取行动,这个局面对于中国防范热钱涌入、管制境外资本非常有利。此外,历史经验也表明,2006、2007 年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实际升值8%左右),央行为控制通胀仍果断连续加息8次。所以该机构认为,担忧热钱涌入,货币政策“投鼠忌器”的理由并不牢固。

      海通证券指出,未来,流动性、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将影响市场走势。而流动性充裕、通胀背景下的股票资产配置已无争议,存在的变量是紧缩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

      该机构判断,当紧缩预期弱化时,市场将获上涨动力;紧缩预期强化时,市场进入“振荡”。在存量流动性充裕背景下,股市仍是容纳大量资金的理性场所,即便是货币紧缩的时候(因为货币紧缩只能减缓增量不能改变存量充裕的事实)。

      在通胀与紧缩货币政策并存的环境下,海通证券给出的行业选择逻辑是,“通胀受益+对紧缩不敏感”,且认为大消费行业具备这个特征。一是从通胀受益角度讲,本轮的通胀,消费品将比工业品更受益。理由在于:1、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正进入消费初周期,而重工业进入中后期;2、信贷高涨时,往往是投资传导的工业品受益,而存量货币发酵时,是消费品受益。二是从紧缩的敏感性讲,周期类行业必定比非周期的消费品行业对于加息等货币政策更加敏感。消费品行业得益于其稳定增长特性。但消费品行业的风险在于政府可能为控通胀采取的价格管制,例如食品价格管制、药品价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