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物价调控升级 农产品市场首当其冲
  • 国际粮价10月大涨25% 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
    警惕粮食危机
  • 全国肉价微幅上涨 
    蔬菜价格以降为主 
  • 商品市场或将步入震荡调整
  • 美专家称农产品期价大跌
    源于基金“季节性出货”
  • 棉价有望回落 相关公司将受益
  • 国家储备密集投放 
    农产品“涨价快车”能否减速
  •  
    2010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焦点
    物价调控升级 农产品市场首当其冲
    国际粮价10月大涨25% 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
    警惕粮食危机
    全国肉价微幅上涨 
    蔬菜价格以降为主 
    商品市场或将步入震荡调整
    美专家称农产品期价大跌
    源于基金“季节性出货”
    棉价有望回落 相关公司将受益
    国家储备密集投放 
    农产品“涨价快车”能否减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家储备密集投放 
    农产品“涨价快车”能否减速
    2010-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经常性投放市场的储备小麦、储备稻谷,到下半年以来接连投放市场的储备棉花、储备糖——国家储备农产品密集投放,对于缓解部分农产品市场供应紧张态势效果如何,能否对“涨价快车”产生良好的制动减速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抛储备解燃眉之急

      今年下半年,国内棉花价格一路迅速攀升,短短数月,棉花价格曾一度达到每吨33000元的高价位。受棉价飞涨的影响,国内棉花加工企业一方面缩减库存周期,一方面谨慎接单,在观望中采购棉花。

      为稳定国内棉价,解决纺织企业原料短缺的难题,今年8月初,中储棉开始抛售国家储备棉,计划在两个月中,抛储60万吨棉花。随后不久,中储棉再度抛售了40万吨国家储备棉。

      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是采购这两批国储棉的企业之一,通过竞拍,企业共购得1000吨储备棉。公司总经理王思社说,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棉花库存一直保持在1000吨左右的低水平,而在正常开工情况下,每个月的棉花需求在500吨左右。

      王思社说:“今年棉花价格上涨过快,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计划。为了减小风险,我们调整了产品结构,在生产纯棉产品的同时增加一些化纤、再生纤维素的品种,原来一个月500多吨棉花的用量,现在只需要250吨;这样算下来,受益于国储棉的投放,企业最近几个月的生产旺季就不愁了。”

      同样参与今年国储棉竞拍的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传波告诉记者,在国储棉投放前期,国内有一半以上的棉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只能维持半个月左右的生产需要,只有少数企业库存量在1个月以上。

      李传波认为,国储棉的投放正值国内棉花采购进入一个低谷时期,当时占全国棉花产量1/3左右的新疆棉花还没有成规模上市,这两批国储棉的投放解了不少棉花加工企业的燃眉之急。

      与棉花情况相似,正值新旧榨季交替之际,国内糖价屡创新高。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109为例,价格从10月8日的每吨5861元一路上涨至10月29日的6518元,并在11月9日攀升至7521元的高峰。10月22日,新榨季第一批国家储备糖21万吨以竞拍的方式投放市场,同样受到了加工企业的热烈追捧。

      

      “小储备”难调“大胃口”

      游资炒作一直被视为导致本轮棉花、糖价格飙升的重要因素。李传波认为,正因为如此,今年国家在储备棉、储备糖竞拍都考虑到了这一点。按照规定,参与竞拍的都是生产加工企业,流通企业不在其中。这就相当于设了一道“防火墙”,防止游资之火殃及储备农产品的竞拍。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将流通企业拒之门外,但不排除有资金紧张的加工企业带着流通企业的钱进场,竞拍成功后分享利益的可能。

      “以往的棉花主要集中在加工企业手里,流通企业只有少量的存货。现在已经完全发生了转变,炒棉花的中间商很多,手里掌握了大批的棉花资源。”王思社说,今年国储棉竞拍底价为每吨16500元,略低于当时现货市场价格,但在竞拍中,价格很快上升至每吨20000元以上,实际上后来的竞拍价格已和现货市场价格基本吻合。“我们竞拍购得的棉花最高价每吨超过了24000元,和当时的市场价格相差无几。”

      两轮国储棉投放时的竞拍价格接近市场价格,这使得投放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反而让一些投机者坚定了棉花价格继续上行的信心。山东一家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储棉投放虽然解决了一些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对于缺口巨大的棉花加工行业,今年原料继续吃紧已成定局。

      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目前市场不断传出地方储备大豆即将投放市场的消息,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中信证券首席农业分析师毛长青认为:“目前,国内大豆的定价权并不在我们手中,与国家数以千万吨的大豆进口量相比,几十万吨乃至上百万吨的储备大豆投放,对绝大多数加工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采访中,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国家储备农产品的投放,对于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和平抑价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毕竟只是短期和临时性的措施,要实现当前商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物价稳定,还需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相结合、行政与经济手段双管齐下。(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