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三大商品交易所调高交易手续费
  • 短期债券抛压沉重
  • 工行A股复牌遭遇跌停
    后续投资价值可期
  • 准备金缴款倒计时 7-14天回购品种受捧
  • ■市场动态
  • 银监会拟禁止“办卡送礼”
  • 央行票据
    全线地量发行
  • 14家券商获融资融券批复
  •  
    2010年11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三大商品交易所调高交易手续费
    短期债券抛压沉重
    工行A股复牌遭遇跌停
    后续投资价值可期
    准备金缴款倒计时 7-14天回购品种受捧
    ■市场动态
    银监会拟禁止“办卡送礼”
    央行票据
    全线地量发行
    14家券商获融资融券批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债券抛压沉重
    2010-11-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琢磨 ○编辑 杨晓坤

      ■观察哨

      ⊙琢磨 ○编辑 杨晓坤

      

      本周的货币市场资金面有些紧张,短期利率上升较快,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到了2.3%-2.5%,市场短期债券也遭受沉重的抛压,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券收益率上升速度极快,每天十几个BP,一些短融收益率一天上升超过30BP也屡见不鲜。一年央票发行利率只有2.34%,3年央票发行利率3.0%,而目前二级市场剩余期限在一年的金融债收益率达到了3.2%,三年期的金融债收益率达到了3.8%以上。这已经差不多反映了3次的加息预期了。

      债券收益率的大幅波动苦了基金经理们,因为证监会规定基金债券买卖成交收益率不能超过中债估值的30BP,而中债估值往往滞后于行情的变化,使基金的交易意向受到很大制约,而等到中债估值调整后,市场收益率又再次向后调整,中债估值始终跟在市场后面调整,基金经理们也始终追着市场估值加30BP的上限跑。如果今天要买、卖的债券品种成交收益率超过了中债估值的30BP,只能看着别的机构交易了,盼着中债估值调整的幅度能够跟上,明天再比谁的腿快,谁的刀狠了。

      近期市场对明年信贷额度的传闻和猜测比较多,较多的传闻是6-7万亿,也有传5-6万亿的,本人认为信贷的放松和收紧,都需要持续渐进的变化,突然的多放和突然的收紧都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今年信贷发放按季度时点控制,成就了债券市场上半年一波不小的牛市,部分投资者认为,如果明年信贷增长幅度继续紧缩,对债券市场又是较大利好。本人认为,这个结论不能下得过早,今年的货币信贷政策是宽货币、紧信贷,前提是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而明年这一前提是否存在尚难确定。从目前一些迹象看,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健的可能性极大,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作为资金“池子”,明年准备金率大幅上升的概率也不小,因此,明年的货币信贷政策可能是稳货币、紧信贷,变成紧货币、紧信贷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对明年商业银行对债券资产的配置需求不能报太高的期望。另外,明年的财政政策虽然不会马上转为稳健,但财政政策也会适当收缩。资金面对债券市场还看不到明显有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