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圆桌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四川证券市场20年 “闪光的岁月”谱写华彩乐章
  • 行业文化建设
    促市场持续发展
  • 培育体系完备
    川股发展势头“强劲”
  • 从“红庙子”到九成非现场交易
  • 川股:西部最大最具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
  •  
    2010年1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专版
    四川证券市场20年 “闪光的岁月”谱写华彩乐章
    行业文化建设
    促市场持续发展
    培育体系完备
    川股发展势头“强劲”
    从“红庙子”到九成非现场交易
    川股:西部最大最具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红庙子”到九成非现场交易
    2010-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田立民 ○编辑 祝建华
      1993年火爆的成都“红庙子”自发股票市场

      ⊙记者 田立民 ○编辑 祝建华

      

      提起“红庙子市场”,不少四川的资深投资者仍记忆犹新。

      红庙子街是成都中心区域一条长约200米、宽约10米的小街道。1992年,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这条街上成立,进行国债、企业债券的交易。当时,企业股份制试点开始大面积推开,股权证大量发行,唤起了投资者的证券投资热情和意识,四川地区的证券市场快速升温,由于市场建设刚刚起步,柜台交易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就在证券交易中心外的红庙子街,投资者自发形成了证券交易市场,不仅参与者众,且交易规模大,一度在国内外引起关注,“红庙子市场”也成为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不规范自发证券交易市场的代表。

      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证券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在四川除了成都,自贡、德阳、绵阳、乐山、南充等地也都出现过自发证券交易市场。由于极不规范,且存在各种风险隐患,“红庙子市场”实际上只存在了1年多的时间,就在当地政府各部门的配合下迁址,并最终平稳关闭。应该说,“红庙子市场”反应了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投资者对于投资和规范市场的渴求。

      川财证券总经理张林至今仍对1992年10月8日四川省信托证券营业部在四川第一次开通上海市场股票交易的场面历历在目。“那天上午9点半开市,股票大屏幕开始滚动上交所行情的时候,现场投资者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也是百感交集,其实,那时候上海市场仅有10几只股票。那个场面是我从事证券行业20年中终身难忘的。”而在此前,投资者为了抢先开户,甚至排队整整两天两夜,时任四川省省长宋宝瑞亲自来营业部部署工作,成都市公安局为此专门成立现场指挥部维持秩序。这在今天都是不可想像的。

      证券市场的逐渐升温促进了四川地区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1989年,四川第一家证券营业部成立,1992年上海万国证券入驻四川成都,成为四川,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家异地证券经营机构,时至今日,四川证券市场有华西证券、国金证券、和兴证券、川财证券四家本地证券公司,实收资本合计24.38亿元,拥有105家证券营业部,客户资金账户数225.38万户,全国各大证券公司在四川都设有分支机构。截至2010年10月末,整个四川市场共有证券营业部198家,股东账户数达到689万,已发展成为西部最大的证券市场。今年前10个月,四川证券交易金额为28373.54亿元,其中非现场交易所占比例达到90.55%,其中网上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82.20%。四川证券期货业的合规经营和壮大发展为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短短10余年,从小街上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的不规范高风险自发交易,到安全、方便、快捷的非现场交易占九成,这样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是四川投资者的幸事,更是中国投资者的幸事。

      据四川证监局马建华副局长介绍,四川证券市场一贯提倡充分竞争、公平竞争,在四川本地证券公司深入发展的同时,全国证券公司在川分支机构也得到快速发展,异地证券公司在川营业部已有93家,约占四川证券营业部总数的47%。

      四川地区期货市场则和全国市场一样,先后经历了试点、清理整顿和规范发展的阶段,目前四川期货市场共有3家本地期货公司(华西期货、国金期货和倍特期货)和2家营业部,有异地期货公司在四川营业部4家,另有6家营业部正在筹建中。

      四川证监局在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引导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强自律,注重投资者服务与教育,形成以合规管理为核心的规范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

      如今,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创新金融工具的推出,市场产品进一步完善,四川证券市场和全国市场一样深度得到拓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机制日益健全。四川本地券商之一华西证券已获得了集合资产及定向资产管理、股指期货中间介绍等多项业务资格,国金证券完成了对控股子公司国金期货的增资扩股,获得了股指期货中间介绍业务资格。这些业务突破,夯实了四川证券公司做优做强和创新发展的基础。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运用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提升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服务水平,四川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有望在合规经营、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业务空间,增强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