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圆桌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明年投资与信贷仍需保持适度规模
  • 上证380指数首日开报4500点
  • 价格波动拖累企业盈利 工信部称将积极应对
  • 广东“民工荒”明显好转
  • 全国公安机关3年收缴假币20亿元
  • 两公司IPO过会
    两公司周五上会
  • 中俄金融合作硕果累累
  • 多部委联合调研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启动
  •  
    2010年1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明年投资与信贷仍需保持适度规模
    上证380指数首日开报4500点
    价格波动拖累企业盈利 工信部称将积极应对
    广东“民工荒”明显好转
    全国公安机关3年收缴假币20亿元
    两公司IPO过会
    两公司周五上会
    中俄金融合作硕果累累
    多部委联合调研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启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明年投资与信贷仍需保持适度规模
    2010-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作者 亚夫

      作者系

      本报首席编辑

      投资仍然是现阶段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明年的投资与信贷规模如何,市场资金是否偏紧,其影响不只局限在局部范围,更具有扩散性和全局性。因此,至少有四方面因素要求明年的投资与信贷仍要保持适度规模。

      明年中国的投资与信贷规模会有多大,市场资金是否偏紧,这是投资界非常在意的话题。因为,投资仍然是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信贷规模大小、市场资金如何,其影响不是局部的,更具扩散性和全局性。因此,考察明年的投资与信贷资金盘子,恐怕要多花一点心思。

      综合起来看,至少有四方面因素会要求明年的投资与信贷仍保持适度规模。当然,明年在投资方向与信贷节奏上会有新的影响因素,因此更要有精准的定位与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

      其一,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发展方式转型是开局之年的重要课题。由于中国经济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从哪里下手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这里面有四大关系要处理:一是内外需关系,二是城乡及东中西部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关系,四是旧模式与新增长点关系。

      如何处理好内外需关系,将是明年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开始进入量化约束的新阶段,如何把握好进出口及贸易盈余,将对内外需关系有微妙影响。而城乡及区域失衡如何在发展中调整,怎么摆脱环境与资源约束,哪些新的增长点可以替代旧的发展模式,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应对。

      其二,增长速度的要求。先打个比方,现在中国经济好比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在快速成长。此时给他穿衣服,以略微宽松为宜,不能太紧,太紧身了会影响发育,也不方便行动。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在9%至10%这个区间最为适宜。因此,明年没有理由踩急刹车。

      明年的经济增速之所以要保持在9%到10%的区间,离不开这几个层面考虑。一是就业,主要是大学生、农民工、城市新增及再就业人口。这三方面的压力仍在增强;二是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要求,尤其是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转轨,需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卡死了不利于扩大内需;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将在未来发展中日益突出。

      其三,平稳运行的要求。在统筹兼顾、均衡协调中,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将是自“十二五”开始的中国经济以新的发展方式实践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求。这一方面是对前30年非均衡发展的必要的技术修正,另一方面也是新的探索的开始,是实践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在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要寻求一个巨大经济体的平稳增长,其难度是非常高的。好在中国经济的内部纵深比较大,调节空间广阔,因此有这个可能促使经济在均衡协调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当然,其前提只能是政策环境比较宽松,投资、消费、出口能够优化均衡,如此,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切都要求明年的投资与信贷规模不能够太紧。

      其四,科技创新的要求。为什么要把科技创新与明年的投资与信贷规模联系在一起呢?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涉及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投入。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本身也是一场变革,也需要有相当的投入。尤其在初始阶段,更需要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因此,明年不可能在紧缩的状况下推广创新变革。

      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出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得到印证。从相关部门的规划看,对绿色、减碳、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推广,不仅有产业链上的考虑,而且还与区域发展联动起来。目前,各地正合纵连横试图打造新的经济圈、经济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处在初始投资阶段,不可能把项目停下来。因此,仅从配套资金考虑,都需要明年有适度的信贷规模。

      除此之外,再从国际层面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扩张阶段,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版图中,正在逐步扩大其份额,特别是巨量的外汇储备也需要有合适的出处。因此,随着对外经济贸易与金融合作的不断扩大与深化,也将在总量上对明年的投资与信贷盘子会有所要求。

      据此判断,只要明年对通货膨胀的管理达到可控程度,明年经济的总盘子不应该太小。当然,对投资方向与信贷投放的节奏控管上,明年或许会有更高要求。这是投资界需要有心理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