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圆桌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坎昆气候大会低调开幕 欧盟嘱美“别拖后腿”
  • 血拼凶猛 唯有印钞
  • 环球速递
  • 欧盟对华贸易发难将“常态化”
  • 中国持靓丽成绩单出席大会
  • 欧盟紧急敲定救助方案担忧情绪拖累市场
  •  
    2010年1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财经海外
    坎昆气候大会低调开幕 欧盟嘱美“别拖后腿”
    血拼凶猛 唯有印钞
    环球速递
    欧盟对华贸易发难将“常态化”
    中国持靓丽成绩单出席大会
    欧盟紧急敲定救助方案担忧情绪拖累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坎昆气候大会低调开幕 欧盟嘱美“别拖后腿”
    2010-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28日,在墨西哥坎昆的奇琴伊查玛雅古城遗址旁,绿色和平组织升起一个巨大的热气球,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新华社图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当地时间29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如期举行。尽管本次会议也吸引了来自逾190个国家和地区官员、专家学者及非政府组织成员,但与一年前的哥本哈根会议相比,此次坎昆会议显然要低调了很多,但同时也更为务实。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各方普遍认为坎昆会议难以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作为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事件,此次会议在资金技术、森林保护等方面仍有达成共识的空间,从而为明年南非气候大会打下坚实基础。

      专家和官员们注意到,相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付出的持续和显著努力,发达国家显然缺乏足够的“诚意”,尤其是在落实减排承诺以及兑现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就在坎昆会议开幕前,欧盟和美国还在大打口水仗,布鲁塞尔方面表示,美国需再次确认其在《哥本哈根协议》中作出的减排承诺,否则欧盟也不会认真对待减排议题。

      

      铺垫明年南非会议

      本次坎昆会议将一直持续到12月10日。据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代表黄惠康透露,此次会议的规模可能超过1万人,中国政府也将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

      黄惠康还表示,中国“坎昆会议是自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推进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的又一重要国际会议,是今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心和落脚点,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

      各界普遍认为,坎昆会议不可能彻底解决当前各国在气候变化上遇到的一些难题,但却有望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进展,为明年的南非气候会议做好铺垫。按计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将于明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据中方介绍,明年的南非会议有望最终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

      在前不久的天津会议上,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一致认为,坎昆会议的成功,将为明年在南非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扫清障碍。与会者同时指出,坎昆会议的成果决不能偏离“巴厘路线图”的授权范围,且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机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年来联合国气候谈判的进展之所以如此缓慢,很大原因是发达国家不仅不愿兑现承诺,反而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合理要求。

      对此,“基础四国”等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气候安全,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拒绝“空降案文”

      鉴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底到期,坎昆会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明确发达国家在此之后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并在落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技术转让等方面寻求共识。

      不过,专家和官员们都表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和义务方面分歧依然很大,因此各界对此次会议成果的预期十分保守,很难有一些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出台。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在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年度报告中提出,在即将召开的坎昆会议上,中国将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但反对以任何未经缔约方充分讨论和认可的“空降案文”作为坎昆会议的谈判基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近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坎昆会议有可能达成某项协议,其中可能包括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森林保护,以及建立一个新的基金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等内容。

      具体来说,一些业内人士推测,本次坎昆会议可能在森林保护以及气候基金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各国有意愿达成有关防治森林退化的全球性协议,森林退化是造成全球五分之一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因,而保护森林也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廉价和最易行的方式。据称,坎昆会议可能签署一项推行“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碳排放”计划的协议,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保护森林。

      另外,坎昆会议也可能就设立一项气候基金达成一致,并商定资金来源、如何发放以及受益国等具体问题。

      

      中国受赞美国挨批

      很多环保人士都认为,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履行减排承诺方面的步履缓慢,是拖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因素。而这样的状况似乎也难以很快出现改观。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西拉日前撰文指出,美国本月初结束的中期选举,可能增加今年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实现某些国际合作的难度。比如,奥巴马大力推动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迄今仍迟迟未过参院关。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经济复苏重现变数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在履行减排承诺方面普遍出现了退步倾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施泰纳近日表示,当前的处境“非常非常麻烦”,很多国家将气候方面的行动不力归咎于经济低迷。

      英国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不“给力”,甚至在减少碳排放上利用规则漏洞向发展中国家“卸力”。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向发展中国家承诺的300亿美元资金援助,迄今为止的履行情况也很糟糕。

      一些发达国家还在忙于“扯皮”。相比之下,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姿态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坎昆会议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今年为节能减排,甚至不惜放慢经济增速。麦兹格就表示,奥巴马政府推动减排承诺遭遇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但中国却在切实努力,将气候变化目标分解纳入“十二五”规划。在前不久举行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天津会议上,来自美国等国的多家知名国际环保组织人士也都表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具有表率作用,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