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13:产业纵深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专版
  • 16: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新闻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路演回放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广告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独家专访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配额需要稳定
    矿价仍然看涨”
  • 稀土新材料:行业春天已经来临
  •  
    2010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特别报道
    独家专访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配额需要稳定
    矿价仍然看涨”
    稀土新材料:行业春天已经来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独家专访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配额需要稳定
    矿价仍然看涨”
    2010-1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宇琛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王晓华

      

      

      上海证券报:您对明、后两年的矿价走势如何看待?您又如何看待国外稀土矿山重新开采的现象?

      

      张忠:我们现在之所以觉得卖矿很赚钱,是因为价格里只加入了很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很多应该考虑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比如,稀土是国家的重要、稀缺资源,稀土的开采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等等。所以,其实我们和国外一直没有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竞争。现在国家重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些成本逐渐加入后,你说矿价看跌还是看涨?

      对于国外新开矿,很正常。等国外的矿山达产后,我相信下一轮的竞争会很激烈。过去我们供应了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面临的其实都是国内的竞争。而下一轮将是国际市场的竞争。

      至于产品价格会不会受到影响,就看能否具备低成本、垄断、差异化这些优势。与外矿比如澳大利亚Lynas公司相比,我们仍然有成本竞争空间。

      

      上海证券报:市场也比较关心出口配额的问题,您能站在行业角度谈谈看法吗?

      

      张忠:站在行业角度,我们认为,配额不管如何变化,第一是要稳定,不能有大跳跃,否则与市场节拍不吻合。第二,稀土很特殊,有17种元素,衍生出上千种的下游产品。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标准来描述和管理,难免有不平衡。哪些属于真正稀缺的、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哪些相对来说更丰富、民用比例更大,必须区分。

      但是这个工作非常复杂,国际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没有一个国家有关稀土的海关税则像中国如此之多。要厘清,需要时间,也需要专家与各管理部门来配合。明年相信能有望看到这个问题有所突破。

      此外,目前的稀土配额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镝铁和铽铁,他们用铁合金的方式逃避了配额管理,但镝和铽恰恰是非常重要战略性元素。这个漏洞一定要把它补起来。

      

      上海证券报:现在稀土储备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吗?

      

      张忠:储备已经进行了一年,专业储备库已建设好几个。这项工作正在按自治区批准的储备方案正常运作,只是暂时没有上升到国家储备的层面。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两级政府配套的财政贴息补贴已经下拨,补贴分两年,每年各1000万,即总数4000万元。下一步补贴可能还会增加。

      

      上海证券报:目前市场把焦点放在上游开采和下游出口两个环节,您认为,我们还有哪些应该关注、但被忽视的问题?

      

      张忠:实际上国家在做很多工作,包括如何提高产业集中度,如何引导企业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但是,稀土下游产业的延伸、发展,都需要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一定需要国家在科研上的投入。这不是哪个企业能够有的能力,而应该是政府行为。目前的力度还不够。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产业基金?现在好多部门都涉及稀土的管理,是不是在管理上应该有一个更高级别、更好统一的机制或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