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震荡行情立场谨慎
    基金自购难觅“大手笔”
  • 核电,替代火电的最优选择
  • 机构资金加速流入
    二级市场存量资金破1.4万亿
  • cnstock
  • 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发售惊现“秒杀”
  • 反通胀还能做点什么
  • 每日关注
  •  
    2010年12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震荡行情立场谨慎
    基金自购难觅“大手笔”
    核电,替代火电的最优选择
    机构资金加速流入
    二级市场存量资金破1.4万亿
    cnstock
    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发售惊现“秒杀”
    反通胀还能做点什么
    每日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反通胀还能做点什么
    2010-1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汤敏 ○主持 于勇

      ⊙汤敏 ○主持 于勇

      

      通货膨胀呼啸又至,威胁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老百姓的生活。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很多新政策, 发改委更是一天几道金牌,不惜代价要把物价控制住。一些熟知的行政手段也纷纷启动来抑制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 这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物价飙升的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通货膨胀到底来自哪里?最近在北京的一个菜摊上跟卖菜的大爷聊了一下。他卖的土豆去年一块三,现在快三块了。我问他为什么涨价。 他说一个原因是东西少了,一些菜来京的少了。二是农村收入高了,一个当地的小工一天都要付100元,农村劳力成本提高了,菜价当然也得高一些。三是油钱高, 运输费也高了。 他提的第四点最重要。 他说, 中间过手的人太多,一般要过5-6道手才能到菜摊上,层层加价。这个老大爷在北京卖了十多年的菜,对市场的变化了如指掌,短短的几句话, 就把问题点得十分清楚。深圳市最近的一个调查也发现,蔬菜水果等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的这最后一公里的价格整整翻了一倍。

      按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这就是我们的交易成本过高。出国旅行的人往往发现,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买的价格比国内的还更便宜。 最近,我还见到一件事,粗略一看好像与物价上涨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认真一想,这也是加大了交易成本,对物价也有推动作用。

      近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七点来钟,在北京地铁五号线起点站的天通苑北站都可以看到一幅壮观的景象:几十辆卖煎饼,卖豆浆油条,卖各式早点的小推车四处逃散。“城管来了”一声巨吼,霎时间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一个几千平方米的车站广场就显得空空荡荡。

      长期以来,地铁天通苑北站小广场的小吃摊已汇成一景。每天清晨匆匆赶去上班的打工一族,在没有像沙丁鱼一般被塞进地铁前,一个最大享受就是能在心仪的小吃摊上买上一块煎饼,喝上一杯热豆浆,去开始一天的忙碌。每天傍晚,人们拖着疲惫身躯,出地铁后映入眼帘的第一景象就是这一片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小贩们的叫卖声,食客们享受麻辣烫的吸吮声,使人精神一振,把一天的劳累抛在了脑后,很多人就在这些小吃摊前挑出了自己的一顿美味晚餐,又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有了一种到家的感觉。

      可是,不知是什么缘故,最近这一切都变了。迎接下班族的只是一块空荡的冰冷的广场。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城管大人们上班的时候,这里成了禁区,不准摆摊,不准吆喝。这不但使这些上班族们失去了一个方便的就餐场所,一个温暖所在,也使几十位赖以为生的摆摊农民工,下岗工人失去了唯一的生计。

      经常到国外旅行的人会发现,从纽约街头到巴黎市中心,一到中午用餐时,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小推车,食品车到街头摆卖。只要不阻塞交通,警察们都不管。连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都能容忍这些小食品摊的存在,身为发展国家的我们怎么就不能让这些既利民,又创造就业的微小商业有生存的空间呢?

      城管们是不是应该转换转换思路,在反通货膨胀上,也为市民们做出一点的贡献?

      反通胀要抓大事,但也要关注身边的一些小事。记得八十年代我在美国留学,每到星期日,几个市中心的大停车场,就变成了农贸市场,允许农民把自产的蔬菜水果到这里直销。少了很多的中间环节,这里的食品既新鲜又便宜。我们这些穷学生往往都要等到星期天才采购。我们的城市能不能也试一试这种方法呢?周末每个区开几个这样的市场,少几经道手,菜价会便宜得多。

      一谈到反通胀,一些部门就马上祭起控制物价的大旗。要知道,用行政手段把物价控制住,对城市居民来说减少了生活的压力。 但是对靠农产品销售的农民来说,也就是会减少他们本来应该得到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低,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的收入不增加,就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希望有更多的政府部门能够采取更多的像最近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这样的措施,在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上想办法,下功夫。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物价上涨的压力,还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

      (作者系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