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金控 王邦宜 ○编辑 杨晓坤
近年来,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走势联动(当然主要是反向变动)的特征似乎越来越明显。2004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还相对同步,但从2005年开始,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牛熊更替就趋于反向联动了,债券市场牛市,往往是股票市场的熊市,反之亦然。期间尽管出现过少数短期的特例,如2008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同时下跌,2009年一季度,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同时上涨等,但总体来看,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互联动趋于紧密,今年甚至表现出近乎完美的联动关系。
股债联动趋于紧密是我国金融市场有效性逐步提高的反映,也是炒作色彩逐渐淡化、投资越来越注重基本面和资产配置的结果。从内在机理来看,经济基本面的好坏对股票和债券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如果市场运行更多地遵从经济基本面的走势,那么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走势就应当大致呈现反向变动的特征。经济增速提高,物价出现上涨,甚至是央行开始提高利率,对股市而言都可能是稳固上涨信心的利好,但对债券而言,却是根本性的利空。因此,经济基本面对市场影响程度的提高是股债联动关系趋于显著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跨市场投资机构(如基金、保险等)的影响日渐增大,其跨市场资产配置调整也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出现明显“跷跷板效应”的重要原因。当市场预期出现变化,跨市场投资机构相应调整大类资产配置,就可能造成一个市场下跌而另一个市场上涨,从而导致(或强化)股债联动。比如今年10月份,良好的股票市场预期引发保险机构赎回债券基金(促使基金被动抛售债券),投入股票市场,进一步强化了股债联动效应。
随着市场有效性和投资者理性程度的提高,股债联动特征预计将日趋紧密。因此,基于稳健投资理念,一方面,对经济基本面的研究和判断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面判断常常可能出现偏差的现实困境下,采取固定收益和权益类资产平衡投资的模式是降低判断和决策风险相对较为可行的途径。
对于能够方便地进行跨市场配置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直接在债券和股票两大市场实现投资的跨市场平衡。平衡投资的要求是始终保留固定收益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以便在出现判断偏差的情况下,丰歉相济,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但在配置比例上,则根据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进行有限幅度的调整。如果认为经济走强的可能性更大,则相应增大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反之则做反向调整,但不采取过分偏向一端的做法。
对于只能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品种或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通过利用具有一定“股性”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股债的平衡投资。目前,具有“股性”的固定收益类工具主要有可转债和债券基金。可转债一方面具有债券定期还本付息的基本特征,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另一方面也具有明显的股性特征。此外,由于债券基金既可以投资于债券,也可以投资于可转债、进行新股申购甚至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资产,具备明显的股性特征,也是实现股债平衡投资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