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事件已归沉寂,刘姝威的生活也回归平静。她说,该结束的都已经结束了,就像她现在还在中央财经大学,还在教书,还在做课题,原本该做什么,现在依然。
⊙记者 周鹏峰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交锋”蓝田
刘姝威,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师从陈岱孙教授和厉以宁教授,2001年,以600字简短却尤为有力的文章质疑蓝田神话的虚假质地,并引来陷入困境中的蓝田咄咄逼人的非常规交涉,两者的交锋成为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年度大戏。
蓝田股份,证券代码600709,1996年上市。上市5年,主营收入从4.6亿大幅增长至18.4亿,蓝田股份因此被誉为“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但2001年10月8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则发布公告称,由于接受证监会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彼时,银广厦、麦科特还有红光以及一系列给股民和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的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案件频发。而因此应约撰写《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的刘姝威,那时则正希望寻找到一个可供深入剖析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新案例。
留意到蓝田,于刘姝威只是偶然,她只是在网上偶然看到了蓝田被证监会调查的消息,但一个偶然,却成就一段历史。
在蓝田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刘姝威即对其财务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令人震惊。刘姝威说,2000年蓝田的流动比率已经下降到0.77,速动比率下降到了0.35,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1.27亿元。这三个主要财务指标,说明蓝田短期偿债能力很弱,至少会有1.27亿元的短期流动负债不能按时偿还。
2001年10月26号,刘姝威以《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为题,在《金融内参》发表了一篇仅600字的短文。银行的停贷,让获悉内参的蓝田股份坐立不安,蓝田股份与刘姝威的交锋也因此迅速走入公众视野。
先是蓝田总裁和副总裁的登门造访,指责刘姝威“把蓝田搞死了”。
接着蓝田以名誉侵权为由把刘姝威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2001年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法院民事庭庭长的传票。
2001年12月12日,《金融内参》第19期发表声明:刘姝威那篇600字短文属于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辑部。
2002年1月10日,刘姝威收到四封匿名电子邮件,内容为:“你的死期就是1月23日。”那是刘姝威作为被告上法庭的日子。
巨大的波澜搅动着刘姝威原本平静的生活,而接踵而至的恐吓、威胁还有法院传票,还有一度求助无门的困境则让刘姝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此时,刘姝威唯一能够选择的出路就是向公众求助。
2002年1月3日,刘姝威向全国100多家媒体发去她写的那份分析报告《蓝田之谜》,不久,大批量的媒体报道,尤其央视《新闻调查》播出刘姝威与蓝田的交锋之后,刘姝威得到了大量的声援,一封封声援来信和电子邮件让刘姝威铭记一生。
交锋的结局是,2002年1月蓝田股份高层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4月湖北洪湖法院驳回了蓝田公司对刘姝威的起诉,蓝田股份上市五年业绩大幅成长的神话随之破灭,并最终退市,蓝田股份也因此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成长史上一个负面的经典案例。
曾经孤立无援但代表正面力量的刘姝威则凭借研究结论的真实性与媒体、公众的介入,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推崇,并荣获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2002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
“不谙世事”
关注到蓝田,发现问题,并借由《金融内参》这一渠道反映问题,对于刘姝威而言只是单纯的工作,但面对内参泄露后,蓝田咄咄逼人的交涉,甚至威胁,刘姝威这个一度孤立无援的弱女子选择的不是妥协,而是正面的交锋。
“蓝田股份的问题太明显。”刘姝威曾说,只需用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国际通用、国内也流行的判断标准,便可判断出蓝田完全是在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生存,没有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这对蓝田危险,对银行更危险。
很多人说,看出蓝田问题的绝无仅有刘姝威一个,但敢于指出问题的却只有她一个,尽管,那时她只是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研究员,一个无背景、无所依靠的弱女子。
她的同事也说,其实分析蓝田股份的技巧很简单,但大部分人都选择视而不见,只有刘姝威像那个童话里的孩子,诚实地大喊:皇帝没有穿衣服。
因此,不难理解,当记者问,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时,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和熟知她的人选择的形容词也都在意料之中,比如严肃,有点天真,不谙世事,比较个性,但对学生不错……
这其中的几个形容词,记者在与刘姝威短暂的接触中,也体验一二。
当记者提出揭露蓝田事件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意义之类的应景问题时,刘姝威只说,“这要后人去评说,还有好几百个学生,还有课题要做,都过去快十年了,总不能老想着这件事。”
刘姝威毫不掩饰不愿再深究蓝田之意,对于意义这些似乎深刻却空泛的话题也毫不留情面地予以生硬回应,甚至当记者想继续与其详谈蓝田之事时,她会很“刻薄”的说:“这些问题无聊且毫无意义。”
这就是刘姝威,尽管已知天命,但依然有点“不谙世事”,率直的让人找不到台阶。
这些性格特征或许能解释,刘姝威,也只有刘姝威可以引发蓝田风暴。且毫无疑问,蓝田风暴带给市场的远不仅是一次瞬间消失的触动。
重归平静
蓝田之后的八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治理,包括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有了质的提升,蓝田事件无疑意义深远。
正如当下被称为财务侦探的另一打假斗士、曾任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夏草撰文所言,证券市场经过20年发展,上市公司质量有了质的提升,业绩注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如今要在证券市场上去找“蓝田股份”、“银广夏”这样的伪绩优股,很难。
这也可能是蓝田之后,刘姝威,也包括现在的夏草等虽然依然会致力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但却再难创造“蓝田效应”的原因。
夏草认为,目前上市公司主要问题是公司治理,一些公司治理不规范。江湖大盗是少了,但小偷小摸还有不少,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问题迄今还是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等手法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包装上市公司利润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刘姝威则认为,现在上市公司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核心技术的比拼,财务质量等问题在她心里已经退居其次,并认为现在监管部门、广大投资者、财经类媒体等对上市公司给予了更为严格的监督,与十年前有了质的区别,且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有博客,甚至有了微博,她觉得民间监督已经不存在什么障碍。
采访的当日,刘姝威正在中央财经大学偏远的沙河校区给学生上课,点评学生对有关比亚迪财务与时下稀土之争等的分析,而连续近两个小时的课时结束之后,学生依然蜂拥而至,问题一个接一个,在寒风与暮色中,刘姝威边走边耐心地回答,丝毫不觉厌倦。
从刘姝威的言谈中不难发现,现在更让她自豪的不是影响深远的蓝田事件,而是学生挤满她的课堂,并在课后意犹未尽地追随所表现出的对她这个老师的认可。正如现在她的博客上,除了关注增加农民收入的研究报告外,更多的便是让她颇为自豪的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