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市场决策系列之七
孙 涤
在本系列前几则我们曾指出,成效卓著的决策者之所以脱颖而出,在于能把自己所掌控的时间分配去处理重要的事。在时间这个最关键的要素上,上帝是惊人的公平,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能造成效率差别的时间就更短了,至多12个小时而已。 任何人都无法授权让别人来代理刷牙洗澡、进食睡眠。而幸福体验,更无从假手于人,即使李嘉诚也无法花钱雇人代打高尔夫而得到打球的快乐。
区别效益高低的,不仅是怎样分配12个小时可控时间,更关键的是分配关注力的差异。及时关注重要但似乎不紧迫的事物,是区分决策之低效或高效的秘诀所在。
戈森先生(Carlos Ghosn)每个月都在巴黎、东京、美国循环飞行,他同时担任着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及其并购的日产汽车的CEO,还是日产在北美业务的负责人。三地环境、文化、监管要求、员工素质、分销结构,差别悬殊,运营的繁杂和风险可想而知。戈森是怎样成功响应艰巨的挑战的呢?
他在三个国家各有一位助理,分别都精通日语+英语,或法语+英语,他们非常清楚什么是戈森要关注的问题,并负责替戈森筛选所有邮件和文件;确保他能见到两个公司在三地的很多关键的人,了解真实动态变化。戈森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凡是针对某个具体议题的会议,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会议时间一半用于报告,另一半则用来讨论。
每个月戈森通常在美国一周,然后到日本待一周,法国待两个星期。戈森坦承,他和大家都是凡人,也会感到痛苦和压力,也有飞行时差问题,压力大时也会夜不成眠,在时间管理上他不得不有取舍。他说负责管理日产公司之初,每个月要走访一家经销商,每两三个月走访一家工厂;如今接手了雷诺总公司的重任,他在日本只能每半年走访一家经销商,每年走访一家工厂了。
戈森的睡眠必须保证6小时,他说,否则就没精神。通常他早晨6点钟前起床,需要思考重大问题时就起得更早。他清楚在清晨自己思维最活跃,因此要求会议不可在上午8点前开始。同时他认为要和问题保持适当距离,所以从不把工作带回家,周末一定陪伴家人。经过周末的休整,他的精力更充沛,有更好的视角,也更能迸发出好的想法。
王薇薇(Vera Wang)担任她创立的服饰化妆品集团的CEO,她的设计创意是如此之成功,使她成了服装设计甚至影视娱乐界的偶像符号,这在美国华裔群里相当罕见。
据王薇薇自己说,她的大量设计是在卧室里完成的。躺在床上,她彻底放松地冥想或浏览,灵感就会涌现出来。而日常在办公室里为解决各种紧急情况整天忙,很难有这种平静来思考问题了。
同时平衡好生意人和创意人这两种角色,并且有条不紊,绝非容易。王薇薇几乎不使用电子邮件,也讨厌电话。虽然做买卖总需要人际沟通,但除非迫不得已,她会让助理预处理。不过王薇薇总让她的员工能找到她。这点她很明白,即使是首席执行官,却不得不时时担当一些运营功能,比如说安抚不满意的客户、与打算辞职的员工谈心,等等。
星巴克董事长舒尔茨(Howard Schultz)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很古典。他通常5点至5点半起床后立即冲杯咖啡来喝,一边浏览《华尔街日报》等报刊,同时收听语音信箱里传来的过去24小时的销售业绩汇总。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是阅读当日简报——当天工作安排的路线图。白天他主要处理美国的业务,晚上则和亚洲区对话。
舒尔茨每周至少要走访25家星巴克咖啡店,并参观其他企业,“像海绵似的”去学习别人的长处,所以他每隔7周就会有一周到世界各地旅行。舒尔茨常来中国,但长途飞行对已高龄的他毕竟是辛苦活,不过他还是随身带着一台掌上电脑,充分利用飞行时间阅读。舒尔茨不太喜欢用电子邮件,认为这看似简便,实际上却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盖茨在微软的办公方式则全然不同,办公室里几乎没有纸,办公桌上三个屏幕合成了一个大电脑桌面,左边屏幕是邮件列表,中间屏幕是需要回复的邮件,浏览器则在右边的屏幕上。文件可以在屏幕之间拖来拖去,还能看到相关链接。超过了电话、纸质文档、会议等方式,邮件在微软是首选和最常用的沟通渠道,留言和传真都已整合到邮件箱里了。盖茨每天收到过滤过的100封左右的邮件。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邮件上,从众多信息中找准关注点,不被海量信息淹没。
每到周末,盖茨就会“长考”一周来有分量的邮件,花时间撰写并发出回复。星期一大家上班后,就会发现老板周末忙碌作的“功课”。盖茨每年还会“闭门退修”一个星期,阅读成百篇微软员工的研究报告,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以及技术前景展望。他阅读和批注的过程都已直接数字化,并对整个公司公开。于是大家就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老板的反馈了。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