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专版
  • 12:广告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0:资金·期货
  • A11:信息披露
  • A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投资者要提防
    三种可疑的经济分析
  • 以收入分配改革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明年金融调控需要考虑五大因素
  •  
    2010年1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投资者要提防
    三种可疑的经济分析
    以收入分配改革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明年金融调控需要考虑五大因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者要提防
    三种可疑的经济分析
    2010-1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日看板

      ⊙亚夫

      

      年底到了,想必大部分投资者会算一算自己的收获。由于今年股市是“小年”,走的是一个“V”字形,而且前高后低,因此大部分人也许逃不出亏损的命运。一年忙进忙出,非但没赚钱,还要赔钱,真有点丧气。这时候,如果投资人能冷静下来,小结一下自己的投资情况,反省反省,是有必要的。

      除了对自己的操作行为要有反思外,还有一个方面,也值得注意。这就是如何看待充斥在市场内外的各种声音,各种所谓的经济分析与市场分析,以及这些声音与分析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也有必要。因为,股市投资实际上与“三信”有关,也就“信用、信息、信心”。把握不好“三信”,多半要赔钱。而且可能在以后的操作中,还会赔更多。

      这里,先说一下“三信”对于股市的意义。一是信用,在股市里也就是资金和筹码。这是投资人争取财产性收入的基本条件,是物质性东西。二是信心,也就是投资人的心态与信念。这是影响市场走向和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非物质性东西。三是信息,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因素,既对资金和筹码的流动有影响,又对投资者信心有影响,是很容易被人误导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说“三信”中的信息,是很容易被误导的关键因素呢?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信息披露的问题,二是信息分析解读与再次传播的问题。关于股市中的信息披露,其实有很严格的法律要求。其核心就是强调完整、准确、及时,另外还要加上一条,就是信息在向各利益相关方传输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对称性问题。信息的对称性传播,其实是信息披露的灵魂。

      公允来看,在信息披露问题上,现在虽然还有不少瑕疵,比如,股市中的老鼠仓现象,就是和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有关,但比较起信息再次传播环节,也就是信息的分析与解读环节出现的问题,则要小许多。在信息再次传播环节,有三种肆无忌惮的可疑行为,往往会扰乱市场秩序,增加市场波动,给投资者造成无妄之灾,带来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哪三种行为呢?一种是出于直接的商业利益的行为。比如,一些券商、投行发布研究报告、甚至私底下放话的行为;一种是出于传媒效果考虑的行为。比如,各种传播媒介现在热衷的吸引眼球的手法;还有一种是出于个人私利的行为。比如,现在到处游走的所谓“名人”,为了拉抬身价,赶场子,赚红包,不惜枉顾事实,荒言诞语,给投资市场平添了许多噪音。

      在这三种亟待规范的行为中,券商投行以及其他投资服务机构的行为,看上去很专业、中规中矩,但由于他们披着专业的外衣,所以很容易让投资者吃套。比如,他们有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种与投资有关的问题,服务于自己的客户。这本来是一种商业服务,无可厚非。但实际上,他们往往要通过各种场合,把自己的“成果”推向社会,影响市场。

      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些机构热衷于向社会推介“成果”,是离不开商业计算的。这其中,最大的疑点在于,他们发布成果的时间点很值得研究。要么是为了吸筹,不惜放话打压市场;要么为了拉抬市场、赚取更多收益,不惜溢美之词。这其中,一些外资投行的做法最为可疑。他们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呼风唤雨,牟取暴利,屡屡干扰了股市的运行。

      第二种是一些媒体和非商业研究机构出于吸引眼球的考虑,在有关经济信息的分析与解读中,不是尊重专业,尽可能地收集完整的信息数据,进行客观解读,而是执于一端,用少数极端数据来做解释。这样的操作虽然能够产生轰动效应,但是离真相却很远。发展到今天,甚至出现了财经媒体娱乐化的倾向,完全失去了冷静客观的起码要求,对公众有很大的误导性。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名人”游走于各种场合发布“高”论。如果这是私人聚会无关公众利益也就罢了。但实际情况是,他们的言论往往经媒体炒作,会对市场产生干扰。这其中又分两类,一类是少数专家学者甚至官员不惜危言耸听,甚至涉及政策信息披露的不规范问题。还有一类江湖“名人”往往闹出常识性笑话,照样敢铁口直断。至于有些东抄西抄的“小混混”就不用提了。

      这样一种财经信息传播生态,对于投资者决策是不利的。而中国股市之所以会出现“七赔、二平、一小赚”的投资人分布结构,也跟这种信息传播不规范有关。因此,明年投资者要多长眼睛,对可疑的经济分析,要问个为什么,尤其要回过头来验证这些“高论”。这样才能长见识,避免被不良者所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