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话创新——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望与思辨之五
2010-1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苗 马婧妤
□本报记者 叶苗 马婧妤
20年创新之路,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渐进革命,也是一次意味深长的新旧交锋。
1990年,中国资本市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关键转轨时代蹒跚起步。在此十年以前,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下了开启改革开放的四个圈,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宏观经济体制到微观经济基础,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领域,历史长卷渐次展开。资本市场的出现,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必然,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创新的使命。它是中国这颗“老树”发的“新芽”,用理念、体制、工具的艰难生长来为庞大的母体探路,它在新旧交替中壮大,充满荆棘曲折,也充满欢欣鼓舞。
它的每一次阵痛和求索,都蕴含着中国对现代化的渴求,它的每一次变革和飞跃,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深远发展。创新,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永恒基因。
理念创新,突破“姓社姓资”藩篱
很长一段时间,计划经济桎梏着人的思维,证券市场从其萌动起,就裹挟着“姓社姓资”的争论,每一步创新都承受了无形的压力。
1990年秋,正当上海、深圳紧锣密鼓地筹建证券交易所的时候,一封发自深圳、没有署名的群众来信,由中央有关领导批转,悄悄在高层传阅。信中认为,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关得越早越好,早关早主动,再发展下去要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跳楼了。
证券市场究竟是否应该继续试点?当年11月,中央领导找到了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刘鸿儒的态度是:“股票这个东西谁也没有搞过,的确风险很大……可是你要允许我们搞实验。”
为消除交易所筹备同志的疑虑, 当时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向他们担保,“出了问题,我和刘鸿儒站在第一线”。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