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君
所有的媒体都在分析市场的整体运行状态并对未来的走势进行判断,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自然是有功而无过,不过现在市场每天都在热衷于讨论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似乎有些过头。
比如经济工作会议,比如加息,比如CPI甚至石油黄金等等,这些因素实际上永远是未知数。比如CPI,现在公布了上一个月的数据,但本月、下个月乃至更靠后的数据仍然是不确定的。我的一个在某著名高校担当院长的大学同学也是海外的经济学家,据他所言经济预测并不比股市预测更容易,所以在美国就极少有经济学家出来发表市场观点的,实际上也没有人会去听。我们只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所以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影响市场的因素。
股票市场的基本元素是上市公司,因此市场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好坏。目前上市公司已经有数千家,投资者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分析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过我们知道,上市公司基本上是来之于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它们的经营业绩实际上是可以通过中国经济反映出来的,因此这个问题就转化为研判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了。
中国经济的趋势是好是坏其实是没有必要来研判的,如果对中国经济的趋势都无法把握那就更不用考虑投资股票市场了。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几年都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这已经形成了全球共识。用于衡量的重要标准就是GDP,表明至少未来几年我们都能够看到较高的GDP水平。
GDP的高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此氛围下作为中国优秀企业代表的上市公司自然也会快速发展,所以说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未来几年是有保证的,股票市场的基础是扎实的。
诚然,经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政府才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控,比如货币政策等等。但我们要知道,这些调整政策的出台恰恰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因此对于政府可能出台的各项政策应该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没有必要过多的关注,其最多只是会对一些涉及的行业有具体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也应该只是周期性的波动,更大的波动仍然由上市公司的业绩来决定。比如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的静态PE一度超过30倍,由此导致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在PE接近18倍之际成功筑底,所以从PE的波动我们就能够基本把握股票市场的大波动。上周五上证指数的静态PE在21.69倍,离20倍的底部区域似乎还有些距离,但现在已经接近年底,2009年的PE早已成过眼烟云。如果今年GDP的增长仍然在9%以上的话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至少是15%,这样目前的动态PE已经接近18倍,与今年2300点时的静态PE差不多,所以下跌的空间自然就不会很大。
除了业绩这个主要因素之外资金的多寡也会对市场的波动形成冲击,但这种冲击也只能是波段性的,不会改变整个市场的运行态势。比如随着央行数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资金面的收缩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只能说明未来大市值个股所面临的压力,或者说上证指数回升的幅度会减小,但这并不会削减中小盘成长股的上升空间。如果我们始终是以成长性为投资标的,那么资金多寡的冲击就不会产生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