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从iPad进口税之争说开去
  • 战略转型先看增长质量与福利增进
  • 迫切需要“稳定”通胀预期
  • 疯狂的铁矿石
  • 从体制深层打开中小企业发展新空间
  • 楼价泡沫三大支撑在消退
  •  
    2010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从iPad进口税之争说开去
    战略转型先看增长质量与福利增进
    迫切需要“稳定”通胀预期
    疯狂的铁矿石
    从体制深层打开中小企业发展新空间
    楼价泡沫三大支撑在消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迫切需要“稳定”通胀预期
    2010-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左晓蕾

      ⊙左晓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目标和经济政策基本原则,在传递了平稳增长、不刻意推动过快增长的新增长理念的同时,把当前国内外经济最大的风险或者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通胀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发出的明确信号是,稳定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胀最关键的核心因素,而不刻意推动过高的经济增长是避免通胀恶化的最基本保证。

      因为经济平稳健康增长而不是过高增长能稳定通胀预期。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虽然没有设置具体的、引导性的经济增长指标,但强调“坚决防止借‘十二五’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和“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思再清楚不过,过快经济增长和物价大幅上涨可能都是经济不稳定的因素。而经济政策的审慎,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经济过热乃至通胀恶化。经济政策的灵活,有利于审时度势保持政策动态调整的变化。笔者理解,有了经济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健康增长,发展方式转型也就有了稳定的环境。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大闸门,可以最有效地稳定通胀预期,而稳定的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胀恶化政策成功的关键。明年经济增长最不稳定的因素无疑是通货膨胀。影响通胀变化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流动性过剩。央行发布的信息,11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9.5%,继续延续流动性宽裕的状态。10月外汇占款较9月大增80%,其中超过60%是非贸易非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资本流入加速明显,进一步加剧国内流动性扩张的压力。据发改委相关信息,第四季度推动CPI较快上涨的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并非供求缺口所致,很大程度上与流动性过剩相关的过度投机行为有关。强调“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抓住了当前通胀因素的关键。相信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胀会强化流动性管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通胀控制在可承受水平内。在今年经济增长达到现阶段10%潜在增长水平的情况下,明年推动高增长,就需要更高投资以及更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势必推动价格水平更快上涨。所以,坚定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对于稳定通胀预期非常重要。

      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明确,“此”积极的财政政策非2009年的刺激经济增长的“彼”积极的财政政策。2011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经济结构,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教育文化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科学技术自主创新,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等等战略性目标;从短期来说,推进上述职能的进程,对稳定明年以转型为主线的经济增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1月CPI增长5.1%,创年内新高。从分类价格来看,食品价格上涨11.7%,仍是CPI上涨最大原因,而第四季度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并非供求关系所致。另外,非食品价格上涨1.9%也达到年内最高水平。如果没有11月中旬发改委十六条调控政策出台,及时整顿无序的流通环节,对过度投机性行为作必要的管理,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可能更大,11月CPI可能更高。调控措施的短期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发改委已明确表示价格调控措施还将继续实施。由此,笔者预期12月CPI应低于11月,或会降至4.5%左右。所以,今年全年的CPI仍可被控制在3.5%左右。

      稳定通胀预期,对明年控制通胀形势非常重要。在国内外通胀压力上升的大环境下,高通胀预期会再次成为炒作投机行为的托词,会使刚刚被大力度的政策平复的投机活动重新活跃,市场价格可能再次无序推高。高通胀预期还会改变一般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人为造成供求短缺推动价格水平上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定通胀预期对打击、平息过度投机行为,理顺流通环节的秩序,避免通胀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而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

      (作者系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