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万顺股份
    拟引进技术投产导电膜
  • 华能新能源赴港IPO遇冷
    99亿港元全球发售计划搁浅
  • 申华控股
    两地新设汽车销售公司
  • 大智慧携7亿闲钱冲刺IPO 新增股东或享百倍回报
  • 鼎立股份
    土地拆迁补偿获益1.3亿
  • 中国中治
    获得6.18亿财政拨款
  • 股价异动捅出隐情 中弘地产“招供”拟10转8
  • 成商集团
    或退出合营太平洋百货
  • *ST大水
    获4000万补贴将扭亏
  • 济钢吸并莱钢出新方案 剔除日钢及30亿现金
  • 中航三鑫拿到4亿元幕墙工程
  •  
    2010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 司
    万顺股份
    拟引进技术投产导电膜
    华能新能源赴港IPO遇冷
    99亿港元全球发售计划搁浅
    申华控股
    两地新设汽车销售公司
    大智慧携7亿闲钱冲刺IPO 新增股东或享百倍回报
    鼎立股份
    土地拆迁补偿获益1.3亿
    中国中治
    获得6.18亿财政拨款
    股价异动捅出隐情 中弘地产“招供”拟10转8
    成商集团
    或退出合营太平洋百货
    *ST大水
    获4000万补贴将扭亏
    济钢吸并莱钢出新方案 剔除日钢及30亿现金
    中航三鑫拿到4亿元幕墙工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智慧携7亿闲钱冲刺IPO 新增股东或享百倍回报
    2010-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

      

      账面躺着逾7亿元现金,还盘算着上市融资10亿元。明日上会的大智慧,堪称拟上市公司“不差钱”的典型。而在股份公司设立前夜,2家法人及30多名自然人突击潜入,投资成本却相差27倍之巨;一旦大智慧上市,部分股东的账面浮盈或达百倍。

      

      携7亿闲资募资10亿

      预披露材料显示,大智慧的核心产品是金融交易终端系列产品,本次拟发行1.1亿股,发行后总股本6.95亿股,募集资金10.25亿元投入大智慧金融终端升级等5个项目。

      然而,这家似乎急于上市“补血”的公司自有资金之充裕,令人艳羡。数据显示,大智慧最近3个会计年度从未向银行贷款,2009年度负债率仅17.7%。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73784.26万元,占总资产的78.87%。

      对于手握的7.4亿元闲资,大智慧解释称,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为应对激烈竞争,必须储备较大金额的货币资金,可在有利时机实施并购,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补充技术和业务。

      “较高的货币资金比例确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类公司的共性,但若从货币资金与募资金额的比例看,大智慧72%的比例尤为突兀。”市场人士表示。可以比照的是,截至2009年6月末,同花顺的货币资金为1.37亿元,拟IPO募资2.52亿元,比例约54%;东方财富截至2009年9月末的货币资金为2.54亿元,拟募资12.96亿元,比例约20%。

      显然,从以往拟IPO项目及同行业的对比看,大智慧都是一家“不差钱”的公司。

      另一方面,大智慧的净利润规模和增速在同行中遥遥领先。2009年度,大智慧实现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大增1.9倍;而同花顺、东方财富同期净利润均为7000多万元,增速分别为95%和29%。“从业绩和成长性看,大智慧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募投项目的融资,IPO必要性并不充分。”上述市场人士称。

      在招股书中,大智慧从营业收入、利润额、成长性等指标全面展示了“行业领军者”的姿态。但记者注意到,在毛利率一项,大智慧却出现“异常波动”。2007年、2008年,大智慧的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5%、62%,2009年骤增至83.7%。而同期,同花顺、东方财富的毛利率大概维持在80%上下。大智慧将此归因于2007、2008年信息使用费成本高于同行,但令人疑惑的是,同行公司的信息数据来源与大智慧相同,为何他们的毛利率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新增股东“同股不同价”

      细览大智慧的股权变动历程,在2009年8月之前,大智慧完全掌控于张长虹家族之手。但此后的数次股权调整,使得数十名新股东在大智慧IPO前夜潜伏其中,有望收获丰厚收益。

      招股书披露,2009年8月28日,张长虹分别与张志宏等33名自然人签署协议,以4.55 元/1元出资额的价格,向后者合计转让12.82%的股权。仅仅3天之后,新湖中宝与大智慧签订协议,以3.52亿元认购大智慧11%的股权,其中276.58万元作为新增出资,34923.42万元作为溢价出资计入资本公积。9月18日,苏州金沙江尾随而至,以4800万元认购大智慧1.5%的股权,其中37.71万元作为新增出资。10月25日,王杰等4名自然人及金沙江又受让了大智慧部分股权,价格等同于前述增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新湖中宝和金沙江的入股成本比33名自然人的受让成本高出27倍。对于33人低价受让的原因,招股书仅称“考虑到受让人在发展过程中作出的贡献并巩固现有的管理团队”,却并未详细披露工作经历等个人信息。而从招股材料看,其中仅部分人为大智慧现任高管。

      2009年12月,大智慧即变更为股份公司,总股本为4.5亿股。今年3月,大智慧以6722.5万元资本公积和6777.5万元未分配利润实施送转股,“10送转3股”后总股本变为目前的5.85亿股。

      由此,大智慧股东的投资成本被迅速摊薄。以新湖中宝为例,其投入3.52亿元持有6435.2万股大智慧股份,折合为5.47元/股。2009年度,大智慧的每股收益为0.322元。参照东方财富、同花顺的发行市盈率(股本摊薄后分别为117倍和93倍)估算,大智慧上市后,新湖中宝所持股份的账面回报约为4倍。

      而前述33名自然人股东的成本则已摊薄至0.20元/股,大智慧上市后浮盈回报约百倍。而且,他们想要套现也无需等候多久——根据招股材料,绝大多数自然人股东的锁定期仅为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