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信托产品有望参与期指
    信托公司平淡应对
  • 李稻葵:看好明年资本市场
  • 降仓位 转打“防守反击” 待破局 基金“寻找确定性”
  • 机构一线
  • 市场震荡加剧 分级杠杆基金折价率居高不下
  • 大宗交易频现机构买家身影
  •  
    2010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信托产品有望参与期指
    信托公司平淡应对
    李稻葵:看好明年资本市场
    降仓位 转打“防守反击” 待破局 基金“寻找确定性”
    机构一线
    市场震荡加剧 分级杠杆基金折价率居高不下
    大宗交易频现机构买家身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宗交易频现机构买家身影
    2010-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徐锐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徐锐 ○编辑 朱绍勇

      

      不知是为博取买卖价差间狭小的套利良机,还是看好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就在限售股股东急欲减持套现的之际,一些机构则借此契机纷纷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吃下”相关公司股份,而从近期的成交来看,机构的上述操作已愈加频繁。

      深交所最新披露信息显示,在昨日发生的大宗交易中,机构投资者以买家身份成交的便有三笔。其中,一机构专用席位斥资3300万元购入路翔股份120万股;此外亦有两机构席位以23元/股的价格购入立思辰202.86万股。

      事实上,机构对于大宗交易购股的热衷在此前已露出端倪。仅在上一周,便有机构借此通道先后购入金亚科技、秦川发展、威创股份等股票,其中对威创股份的买入规模高达2.15亿元,涉及1197.28万股。经过统计不难发现,机构所投资的股票标的此前大多经历了限售股解禁,而交易对应的减持方则是急欲套现的限售股股东。

      在大盘持续震荡的背景下,机构近期频繁实施大宗交易购入的目的究竟为何?有分析人士对此称,作为市场中价值投资的典范,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增持一家上市公司股份或是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而通过大宗交易则可规避二级市场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

      不过,从基本面来看,涉及标的股票的当前业绩状况似乎并不抢眼。立思辰、金亚科技的动态市盈率均在50倍以上。

      面对较高的估值水平,通过大宗交易短炒套利或是机构买股的另一诱因。记者注意到,机构的买入价较相关股票当日收盘价均有一定折价,机构昨日对路翔股份的买入均价(27.5元)仅为收盘价的90.6%,这意味其买入后即获得了341万的投资浮盈,而上周五以17.98元/股跌停价买进威创股份的一机构如今更是获得了逾17%的浮盈,而这只用了仅仅一个交易日时间(大宗交易在周五收盘后)。面对如此高的投资收益,机构投资者对大宗交易趋之若鹜也便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