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再度上调存准率
    短期利多市场
  • 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机会巨大
  • 行业报告
  • 平安证券:
    关注积极财政受益股
  • 如释重负 轻装前行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有限
    银行股长期买点即将出现
  • 最新评级
  •  
    2010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观察
    再度上调存准率
    短期利多市场
    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机会巨大
    行业报告
    平安证券:
    关注积极财政受益股
    如释重负 轻装前行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有限
    银行股长期买点即将出现
    最新评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平安证券:
    关注积极财政受益股
    2010-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上周末市场出现两大信号,一是11月CPI达到5.1%,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二是央行宣布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平安证券指出,上调准备金率难以对冲短期通胀压力,后市运行仍面临政策调控风险,政策拐点需等待通胀动量减弱和加息靴子落地,而积极财政政策产业链条中供求关系优先改善的板块将是最佳投资品种。

      平安证券指出,周末两大信号对市场影响中性偏负面,因为在通胀数据超出预期的条件下,单纯上调准备金率很难完全对冲短期通胀压力,后续加息压力依然存在。另外,短期市场增量流动性也将受压:1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5640亿,基本完成全年额度,后续央行信贷控制必将趋严;如果美联储继续放大量化宽松规模,可能倒逼中国政府强化资本管制和国内货币收紧。因此,综合考虑通胀压力、信贷控制和资本管制强化三方面因素,后市运行仍面临较大的政策调控风险。

      报告指出,政策拐点的出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通胀动量减弱,由此带来通胀预期以更快速度向下修正;二是加息靴子逐步落地,1年期定存利率逐步上调至契合明年实际通胀的水平。时间上看,考虑春节前通胀数据仍将高企,而加息靴子落地需要时间,因此政策拐点出现的时间更可能在春节后,随之出现的市场拐点可能出现在1季度下半段,系统性的市场行情仍需要等待。

      基于对政策拐点及市场拐点的时点判断,平安证券认为短期市场仍将延续盘整格局,很难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而且受制于政策调控的风险,震荡偏弱的概率更高。但是,现有的通胀预期实际上包含三大驱动因素:必需消费品价格拐点带来的通胀中枢抬升、政策调控带来资产品相对短缺所引发的局部通胀压力加大,以及适应性预期机制,其中后面两个因素未来都存在向下修正空间。在未来实际通胀水平将逐步走低的趋势下,通胀预期将领先实际通胀见顶回落。而市场调整从预期转换阶段进入利空兑现阶段后,市场下行空间将大幅压缩,反复震荡筑底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行情主基调。

      行业配置方面,报告指出货币收紧压力困扰短期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敏感型行业也将继续承压,而在短期新增流动性受限约束下,前期涨幅过高的题材概念股也面临调整和分化压力。

      在此背景下,建议继续关注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定性主题,重点围绕农田水利、城市交通、保障房三大领域布局,并优先关注其产业链条中供求关系最为有利的行业板块;另外,精密制造、工业服务、信息技术三类受益经济转型的“新周期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