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广告
  • 13:广告
  • 14:公司·价值
  • 15:理财一周
  • 1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形成
  •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参观成就展
  • 周小川:加息是两难选择
  • 机构的呼唤——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望与思辨之九
  •  
    2010年1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形成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参观成就展
    周小川:加息是两难选择
    机构的呼唤——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望与思辨之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的呼唤——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望与思辨之九
    2010-12-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钱晓涵 孙旭 黄金滔

      □本报记者 周宏 钱晓涵 孙旭 黄金滔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博弈需要伟大的机构。

      毋庸讳言,20岁的中国证券市场尚未催生世界级的证券机构,高盛、大摩的光环也尚无中国公司分享。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20年来中国机构历经挫折与磨难,已经在合规、风控、专业精神上有了长足进步,也不缺乏展翅飞翔的雄心壮志。

      在中国这片经济热土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交汇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势必要求我们拥有一流的券商、一流的基金,拥有媲美华尔街的核心竞争力。隐藏在这一命题背后,是新兴市场与百年老店之间的巨大鸿沟,是世界金融食物链的优胜劣汰。

      这是人才储备、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国际布局的全方位追赶,这是中国证券业破茧化蝶的必经之路。

      模式之忧

      现实不容忽视。2009年,中国内地全部证券公司的收入、利润总和,还不如美国高盛公司一家之多。

      中国证券业起步之初,先行者们就有一个梦想,要打造出世界级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百年金融老店,要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机构经营模式。

      但谁也想不到,中国机构的模式诞生之初有多么艰难,和200年前在华尔街梧桐树下酝酿的那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不同,土壤等各项条件十分贫瘠。(下转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