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特别报道
  • 5:专版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公司
  • 9:市场趋势
  • 10:特别报道
  • 11:专版
  • 12:专版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机构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观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市场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海外
  • 守望小指数新高
  • 周边起落或受限 A股量变生悬疑
  • 投资环境趋于转好 布局来年机会
  • 活动预告
  • 大盘重新开始转强
  • 短期难以向上突破
  • 四连阴后步入渐进式调整
  •  
    2010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市场趋势
    守望小指数新高
    周边起落或受限 A股量变生悬疑
    投资环境趋于转好 布局来年机会
    活动预告
    大盘重新开始转强
    短期难以向上突破
    四连阴后步入渐进式调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守望小指数新高
    2010-12-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莫大
      尤菲菲 制图

      ⊙莫大

      

      目前市场依然处于一个很矛盾的状态,这就是大指数是处于反弹结构,而小指数则处于一个上攻结构中。上周四,创业板指数已经率先创出了新高。而其后,中小板综指若不出意外的话,后面也应该再见新高。

      市场不同指数所显现出的矛盾状态,难免会让普通投资人产生狐疑。再加上连续几日的大指数回压,更会让短多盘减缓攻势。其实,市场此次上涨的本质,与10月行情并没有太大区别,还是一次猎杀行情,只不过这次的级别要小一点。而这么走的目的,还是要让新增资金进场冲击上方的套牢盘,令上方套牢筹码的重心下移。可能在未来十多个月里会一直反复重复这样的动作,直至完成将大指数上证综指3350——2950密集区,搬移至2650密集峰之下(请不要误解调到2650就是底了,以历史走势为鉴,通常是要跌穿这个位置,杀灭市场的所有获利筹码才会结束)。

      如果非要以指数论涨跌,那么还是按我习惯的分析方式,将大指数、小指数分开来各自表述。

      如果以沪深300指数衡量,本段结构上攻到3360士20区域依然可以预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指数所涵盖的权重群体是有差别的,其中地产业、电力业的反弹建议不碰,采掘业建议减仓为上策,金融类,除保险值得关注外,其余均只有小级别交易性机会,也是不值得花太多精力关注的。

      而小指数方向,目前是创业板指数领涨,原因就是该群体中聚集了最多的高送转题材的个股,由于创业板的整体市场定位比较高,这使得上市公司有通过送转股降低股价视觉感观的需求。但出于对风险的考虑,我个人非常不建议参与短线投机,建议待其回压后再关注可能会更好一些。从更大级别的波动框架看,创业板指数的主升段依然没有完成,所以,继续关注这个方向是大原则。同理,我个人认为中小板综指还是可以预期创出新高的。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对中小板综指所涵盖的新兴战略产业,也应该是持股继续做多并守望新高的。

      我依然建议普通投资人看上证380指数,这个指数会更有指导意义。否则,市场目前的矛盾你很难解决。一看上证综指调整,有可能又要将你吓到场外去了。

      我完全不反对未来有大牛市的观点,同样,我认为未来市场的调整,就是在为那个我们预期中的超级大牛市作准备。它将是一个地产方向和产业资本向证券市场迁徙过程,而现在由于没有足够厚的安全边际,也由于地产方向价格没降,成交量也放不出来,所以现在产业资本也还在观望。但是,如果保障房供给扩大化,未来支持地产神话的最后一根支柱――刚性需求,被大量的保障房给吸收,则未来该方向的产业资本可能出现一个迁徙潮。地产业向将更专业化转化,集约型构件企业将成为地产业生产的主力军,地产方向能生存下来的公司,一定是转型快的那些公司,它们将由原有的高暴利行业,转变为获取市场平均利润的公司。但即便如此,与其他制造业的利润率相比,它们的利率率将仍然可观。就我现在所接触的人当中,已经见到部分10亿级的地产商开始撤退,或者表明迁徙已经开始。而未来保障房大批上市的时点,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参照。它可能对中小地产商性质的产业资本形成挤压,迫使它们不得不离开地产市场另寻投资渠道。

      而如何将这些庞大的资本,引入证券市场是个问题。放任其自流,则将在很多领域出现结构性通胀。我想,如果证券市场没有更厚实的安全边际,这类风险好恶度低的资本,通常是不愿意进入证券市场博弈。但如果有一种大牛预期存在,则可能改变它们的思维方式。而这个预期,我看最好不过的就是划拨社保的10%国有股减持。2009年开始解禁股上市,而社保承诺三年内不减持。而三年后就是2012年初。那么,经过未来一年左右的市场打底,夯实了基础,将可能支持未来另一个持续数年的大牛市出现。我们这一生,能遇到两个如2005年至2007年般的大牛市是非常幸运的。如果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将会错失财富暴增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