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施罗德基金 崔海峰
通胀高企对现在A股市场最大的扰动因素就是对流动性收缩加剧的担忧。这是一种预期的变化。
11月份A股市场震荡幅度很大,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延续了今年以来大盘股疲弱、中小盘股活跃的持续特征。11月份消费和成长股表现积极,整体超越指数。
不过更令人关注的是,近两个月的通胀趋势。11月份里,最超出A股市场此前预期的新变量是CPI物价指数在10月份同比上涨4.4%,创下25个月来的新高。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涨幅“贡献”了74%,而食品类分项中,主要是由蔬菜、粮食、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推动CPI创新高。
仔细分析通胀,成因有很多。首先,在通胀的结构上,劳动力成本趋势性的上升,加速了低端商品的上涨趋势;其次,外围方面,美国“二次量化宽松”出台继续走超宽松货币的政策,加剧了大宗商品的输入性通胀和预期,其他新兴国家同样面临着美国的输入性通胀冲击。
更现实的是,我们本身继续处于超发货币状态,M1、M2等流动性指标增长率依旧保持于过去10年水平的高位,相比较美国,也毫不逊色。更何况我们的经济增长像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已经与美国脱钩,经济的活跃度在增强(例如我们的PMI已经明显回升)。这会在需求方面促动CPI的上涨。
最后,我们国家的CPI构成的畸形之处是房价的权重不明显。而为了长远的经济安全,政府2010年压制的最核心资产就是房地产。从而使得原本可以作为吸收资金的地产领域,失去了货币“池子”的功效,资金被引导到其他各类资产和商品上,进而推动了物价继续超越预期上涨。
总之,相对于经济增长,钱发多了是对物价居高的较好解释。如果政府能用放松货币解决经济增长的一切问题,则政府或将有强烈的冲动用放松货币来解决,但这样做的后果是无法避免的通胀问题。
通胀高企对现在A股市场最大的扰动因素就是对流动性收缩加剧的担忧。这是一种预期的变化。毕竟投资人看到了政府的行动,例如短期内连续加存款准备金率,例如11月17日国务院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称将采用包括进行临时价格管制、打击投机等措施来抑制物价上涨。
投资人担心流动性收缩加剧是有其现实性的。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变货币政策导向由“适度宽松”转到“稳健”。信贷发放可能在2011年进一步压缩,坊间传言将达到7万亿或不到7万亿的水平。其次,持续高位的物价增长必然加速通胀预期,为了遏制这样的预期,政府有可能加强加息周期开启的预期,例如开始连续的小幅加息。
不过,在流动性与通胀的博弈中,目前看,还是处于投资人自己的心理预期中,现实的流动性并未明显被压制,存量依旧存在。而预期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投资人需要继续关注物价的变化趋势,例如有预期未来的CPI增长还会创新高。届时就要看政府的行动是否严厉了。在投资人对CPI的增速预期还没充分适应,或者说,市场还没看到相对符合逻辑的数据表明CPI进入可控阶段之前,A股市场整体将进入震荡阶段。
而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对投资人来说反而相对简单了。“十二五规划”将是我们国家经济转型的导向。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传统装备升级以及新兴的成长行业,将不断被A股市场挖掘和演绎,这样的趋势至少在2011年一季度季报公布前后,还会反复表现。
在物价高企的不稳定因素下,作为投资人,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应有的警惕。但构建组合的个股选择方向是相对清晰的。有研究机构认为,在“十二五规划”中,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和经济均等化将是政府着力解决的方向,那么消费和成长就仍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