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特别报道
  • 5:专版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公司
  • 9:市场趋势
  • 10:特别报道
  • 11:专版
  • 12:专版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机构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观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市场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海外
  • 资本市场20年巨大变迁
  • 二十年风雨路 更辉煌资本图——中国资本市场站上新起点
  •  
    2010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特别报道
    资本市场20年巨大变迁
    二十年风雨路 更辉煌资本图——中国资本市场站上新起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十年风雨路 更辉煌资本图——中国资本市场站上新起点
    2010-12-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二十年风雨路 更辉煌资本图

      ——中国资本市场站上新起点

      ⊙据新华社电

      

      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诞生起步,中国资本市场用了短短20年成就了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一路风雨,如今20岁的中国资本市场正站立于新的起点。

      

      回眸

      开市锣声拉开“中国资本市场”大幕

      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西岸一幢名为浦江饭店的欧式老建筑里,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上海证券市场的第一记开市锣声。锣是花600元淘来的旧货,声音并不响亮,却如石破天惊——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就此开启。

      与雄踞世界金融市场百余年的华尔街相比,初生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小得可怜:区区8家上市公司,25家会员,3万名投资者,12.34亿元市值。

      深圳证券市场的起步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当时一些企业为了摆脱经营中的困境,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86年10月,深圳市颁布国企股份化试点规定,包括万科在内的8家公司登陆柜台交易市场,搭建起深圳证券市场的雏形。

      查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历史,人们会发现无数个“第一”和“之最”。它们记录着这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足迹,也折射出新中国资本市场的探索之路。

      当全球众多市场仍在沿用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相结合的手工竞价方式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开业第一天就率先在亚太地区实现股票交易电子化,并在全球首次实现股票交易无纸化。

      20年间,首只B股电真空B、第一批封闭式基金、首只可转债南宁化工可转债、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上证50ETF、首只分离交易可转债马钢股份可转债、首只公司债券“07长电债”、首只地方政府债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债券”相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亮相,显示中国资本市场交易品种体系日益丰富,并不断与成熟市场接轨。

      证券市场20年的发展史,就是开拓、创新、规范与发展的历史。

      创立初期,深圳证券市场抓住中央获准试点的机会,“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锐意进取,强化服务意识。深交所采取了有别于传统交易所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在组织市场、维护市场和发展市场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体系和技术手段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功摆脱了区域市场的束缚,在规范中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证券市场。

      在筹备创业板期间,深圳证券市场继续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试验田”。深交所遵循“监管、创新、培育、服务”八字方针,勇于承担责任、承担风险,通过创建中小企业板的持续探索与实践,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建设、盘中停牌等交易制度规范、投资者教育、市场监管、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保荐与发行制度等方面,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树立了中小企业板“诚信之板”、“创新之板”的良好形象。

      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5月11日,作为首批4家试点公司之一,沪市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率先披露改革方案并获高票通过,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开启“全流通时代”。

      与股改几乎同步,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上市公司“清欠”、公司治理整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相继启动。接踵而至的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化解了与生俱来或后天积累的种种系统性风险。在日趋健康的市场环境中,沪深证券交易所携手告别蹒跚学步的婴儿时代、懵懂幼稚的少年时代,步入了日渐成熟的青年时代。

      

      凝视

      资本市场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中的中国

      短短20年,新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百余年的历程,迅速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

      这一组数字足以令人骄傲:截至2010年11月30日,中国内地拥有上市公司2026家,上市股票2112只;总市值26.43万亿元,居全球第三位;总流通市值19.01万亿元。

      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起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昂首步入全球最主要交易所行列。2009年,沪市总市值由2005年的2.3万亿元猛增至18.5万亿元,增长幅度达7倍;日均交易量由2005年的86亿元猛增至1420亿元,增幅更高达17倍。2009年和2010年前10个月,沪市筹资总额分别达3343亿元和4000亿元,股改后5年累计筹资近2万亿元,相当于股改前15年筹资总和的3倍。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统计,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六位,股票筹资额和股票成交金额则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三位。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是全球最小的交易所。然而现在,它在全世界举足轻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感慨道。

      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近20年时间里实现了大步跨越。特别是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相继推出,深市从最早的“老5股”发展到现在的115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接近9万亿元,流通市值4.99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深圳证券市场IPO家数居全球第一位。2010年上半年,深圳证券市场IPO家数和融资额均位居全球资本市场首位。

      对于伴随改革开放不断崛起的中国而言,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深刻的。

      “中国资本市场在完善公司治理、促进资本形成、发现市场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显现,并为各方面普遍认同。”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资本市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具备了在更高层次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条件。

      在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陈有安看来,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五大贡献: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业发展,促进了个人财产收入的增加,促进了人们风险投资意识和金融意识的提高。

      对于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中国而言,资本市场的影响又是生动的。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51亿户。这意味着粗略估算,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拥有“股民”的身份。

      当人们完成了从储户到股民的角色转换,选股择时不再只是理论书籍中的高深莫测,收购兼并也不再只是文艺作品里的明争暗斗。从IPO、每股收益、市盈率,到虚假信息、内幕交易、老鼠仓……一个个昔日显得如此陌生的概念,而今让许许多多普通人津津乐道,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

      

      眺望

      弱冠之年追寻“蓝色梦想”

      在中国股份制改革倡导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眼中,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最大贡献在于重新构筑了现代市场经济主体。

      20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扶持下,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基本形成,不仅为各类经济成分提供了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直接融资渠道,更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创造财富的舞台。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力建设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直有个梦想:打造世界一流交易所,成为汇聚大批优质大型上市公司的“蓝筹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新华社上海分社制作的大型投资者教育系列电视片,也因此被命名为《蓝色梦想》。

      事实上,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以来,沪深证券交易所就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5年中,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大商业银行,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建筑等76家大型优质企业先后登陆,长江电力、上港集团等134家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换股收购、吸收合并、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上市公司资产达7200亿元。

      269家市值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蓝筹市场框架的核心。统计显示,目前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本土企业中,33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些大型蓝筹企业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重要行业,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也使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逐步显现。”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说,建成蓝筹市场,向符合中国国情的成熟市场迈进,已经成为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内在要求。

      近日,步入弱冠之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高调”公布了2011年至2020年战略规划,再次向世人重申了其“建立一个市场完善、法制健全、技术领先、运行高效、辐射全球的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构想。

      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股市投资者就能在家门口买到汇丰、可口可乐这些国际巨头们的股票,从而坐享全球经济增长的丰厚红利。

      20年,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记录着新中国两家证券交易所探索前行的每一个脚步,更凝聚了几代人建立、发展、壮大中国资本市场的艰辛和希冀。

      如同每一个20岁的年轻人,中国资本市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对政策过于敏感,投机炒作气氛依然浓厚,部分上市公司市盈率畸高,虚假陈述时有发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屡禁不止……

      也正如每一个20岁的年轻人,中国资本市场有自我审视、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勇气和能力。

      站在20岁的门槛上回眸、凝视、眺望,人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风雨考验的中国资本市场,将在发展中趋于规范,在探索中走向成熟,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更加辉煌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