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
岁末年初,大家都很忙。尤其是证券分析师们,恐怕是既忙碌,又忐忑不安。因为他们现在要拿出下一年度的策略报告。这是年度大戏,马虎不得。而叫他们忐忑不安的是,这份报告通常都反映了一家机构的眼力和水平,靠不靠谱,读者会拿上一年的预测报告与这一年的实际结果做比较。过于离谱,会受到投资人的冷落,甚至有流失大客户的可能。
所以,这些日子见到一些分析师和他们的报告,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而除了这拨人之外,还有两种人也比较忙。一种是所谓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跟决策层比较靠近的人,有不少是各大机构的座上宾。这些机构总想从他们那里提前得知一些政策动向;另外还有一些媒体“红人”,包括那些“独立经济学家”,他们的言语,也会受到关注。
在一个多因素交织的经济环境下,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表示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博弈目标和手法。因此,反映和了解不同利益主体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这既是多边博弈状况的反映,也是了解市场波动和机会的一个窗口。但是,仔细分析现在的各种声音,颇感失望。一些分析报告,专家看法和“名人”言词,并非反映了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多半都是噪音。
比如,有统计显示,超过60%的投资策略报告,都犯了“测不准”的毛病,有少数分析人士的预测还很离谱,而一般掷币对赌的概率还有50%的可能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分析师们的理论错了?还是模型错了?都不是,而是思维方法有问题,是“削足适履”的思维方式和对中国经济的历史与现实缺乏更深一层的了解,才会犯出来的错误。
何以见得?一个简单的证据是,做行业研究的比做宏观策略研究的要准确一些。为什么?是这些人更聪明?非也。因为在中国,行业政策的行政影响力很强,并有一定时间长度。只要把握一个时段的行业政策与行业趋势,就容易说准一些。而宏观政策则不然,它要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突然转向。在这种情况下,用几个过时的因素来预测市场,多半要“失准”。
而相对来说,那些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学者”,由于他们身份特殊,所以对于政策趋势的“预判”往往比较准确。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特殊身份与“准确”性,才使他们成了不少大机构的“座上宾”。不过,如果用回归法来检测这些专家的言论,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判断是有“保鲜期”的,也就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之间保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他们的言论大部分是围绕相应的政策措施所做的预判和解读。其中,有的分析或看法,出现在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之前,属于前期研究成果;有些看法或判断,则是对相应政策措施的细化和深化。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属于政策解读性的,虽然管用,但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内在机制,意义不大。
除此之外,主要产生市场噪音的是那些媒体“红人”。其中包括“雷人”的媒体“名人”和“独立经济学家”。这些人的言语占了很多版面,看上去很热闹。但只要择其一、二,就可以发现有许多荒诞与无奈之处。说其无奈,是因为这些人的言论很“生猛”,总是跟炒作有关;说其荒诞,是因为其中有些说法,看不到证据,信口开河,甚至有常识性问题。
举个简单例子,近日,有“名人”在电视上声称,统计局数据是假的,对统计局数据表示强烈质疑。公众对统计局数据表示质疑,这无可厚非。因为公众有权要求统计部门对相关数据作出解释。但是铁口直断,统计局造假,问题就严重了。按《统计法》,造假是触法行为。如果有证据证明造假,就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如果没有证据,随便说说,这又算什么呢?
围绕投资市场,粗略列出以上三类经济言论。发现,在热闹之余,缺少的是对第一手材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缺少的是务实态度和科学冷静的分析。这种经济信息处理与传播环境,与当前中国经济的总量与市场规模极不相称,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倡导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回归源头做研究、做预测,给社会公众投资人一个冷静、客观的经济信息环境,非常重要。
这里,也拿镜子照照自己。在今年1月4日第一个工作日,笔者在本报头版发表了《把握历史新起点上的结构性机会》一文,按照凭事实说话的原则,提出中国经济存在着内外部四大机遇的看法,并据此推断今年的结构性行情走势。如此判断,经历了一年的检验。这个漫长过程,也让笔者深深感到,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