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中俄原油管道试投运成功 中国将每年新增1500万吨原油
  • 13个首批试点城市已投运新能源汽车12000辆
  • 产经动态
  • 明年钢铁消费需求仍然可观
  • 明年车市销量将近2000万辆
  • 深圳就前海总体规划首次作出说明
  • 美将停止进口刚果(金)钽矿
    国际钽价有望被推高
  • 抗生素市场规模
    有望超800亿
  • 装备制造业实力显著提升
    未来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
  •  
    2010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中俄原油管道试投运成功 中国将每年新增1500万吨原油
    13个首批试点城市已投运新能源汽车12000辆
    产经动态
    明年钢铁消费需求仍然可观
    明年车市销量将近2000万辆
    深圳就前海总体规划首次作出说明
    美将停止进口刚果(金)钽矿
    国际钽价有望被推高
    抗生素市场规模
    有望超800亿
    装备制造业实力显著提升
    未来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俄原油管道试投运成功 中国将每年新增1500万吨原油
    2010-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阮奇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阮奇

      

      令业界期待已久的管输俄罗斯原油终于抵达中国境内。中石油集团昨天宣布,来自俄罗斯的原油于前天顺利输抵大庆末站。由此,中俄原油管道投油全线贯通,实现一次试投运成功。

      2011年1月1日开始,俄罗斯将通过这条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

      年输量1500万吨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止于大庆,全长近1000公里,其中中国漠河—大庆末站原油管道全长926公里,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12个县市,管道管径813毫米,设计年输量1500万吨。

      本报记者从中石油集团了解到,此次试投运分为管道注氮、管道投油和不同输量下的管道试运三个阶段。其中,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泵站于之前11月1日19时起泵,首批25万吨原油进入中俄原油管道,9小时后油头顺利抵达中国漠河兴安首站。漠河兴安首站经过为期9天的原油接收、储存、化验、计量和倒罐等一系列程序后,顺利完成漠大管道进油前各项准备工作。到12月19日,油头终于到达大庆末站。

      期间的12月12日,第二批30万吨原油也开始输送。

      互惠互利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首次超低温原油管道投产一次成功。目前,中俄原油管道生产运行正常,中石油各相关单位正强化各项管理,力保中俄原油管道投产满输。

      “要知道,漠大管线途经地区天气极端严寒,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3摄氏度。集团近5000名参建员工打破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施工禁区,攻克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仅用486天就全线提前建成竣工,并确保试投运安全顺利进行。”中石油集团有关人士说。

      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尽管俄方近年来大力扩充铁路运力,但原油贸易量仍然受限。为此,中俄双方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探讨建一条专用原油输送管道的可能,但出于种种原因,谈判并不顺利。

      2008年10月28日,中俄两国终于签订了《中石油集团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关于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的原则协议》。2009年2月17日,双方又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由此为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09年5月18日,漠大线原油管道正式开工。

      “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能源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而对俄罗斯来说,其也可从中国获得新的石油出口渠道,实现石油出口的多元化,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后石油美元减少、欧盟石油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南泉对本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