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欧盟以毒攻毒 罚款新政重压赤字国
  • 欧佩克患上“联储病”
  • 环球速递
  • 2011年美经济增长有望领跑 宽松政策显触顶信号
  •  
    2010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欧盟以毒攻毒 罚款新政重压赤字国
    欧佩克患上“联储病”
    环球速递
    2011年美经济增长有望领跑 宽松政策显触顶信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佩克患上“联储病”
    2010-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似乎成了毫不懂得变通原则的“老顽固”。无论油价怎么飞奔上涨,它依然维持限产水平不变,并决定到明年6月之前不再开会。

      虽然仍未作出正式回应,但欧佩克的行为毫无疑问已经表明,它已经放弃过去两年为油价定下的非正式目标:将油价波动限定在每桶70至80美元的区间。

      从欧佩克的行为中,隐约可以瞥见美联储的影子,两者都试图通过调整供应来满足预估需求,从而稳定价格。前者成员国通过限制各自的产量来调节原油供给,后者则通过控制印钞机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欧佩克的所作所为可以让其成员国的部长自豪地将自己描绘成负责任、反应灵敏、可靠的供应商,从另外一面看,欧佩克却患上了美联储式的痼疾。

      面对美国不佳的经济状况,美联储难以对通货膨胀率和闲置产能作出预估,也无法确定多少资金量对市场来说是合适的,这直接导致美联储官员内部意见分歧极大。伯南克常常难以确定是否要开动印钞机或者以怎样的货币供应量规模来刺激经济。产油国同样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它们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预估,并努力让需求控制在和库存不相上下的水平,另一方面却要控制库存并平抑价格波动。

      然而,不谈那些投机因素,单是欧佩克内部就有着不协调之音。首当其冲的就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也是唯一有大量闲置产能的欧佩克成员国。尽管政府官员并不愿意承认,但沙特这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因官员的避讳而改变,而其他成员国的角色或许仅仅只是被限制在“责任分担”的层面。

      目前,沙特政府仍以官方身份宣布,非正式油价目标在每桶70至80美元左右,即便目前的实际油价远高于此,沙特仍拒绝提高产量。沙特声称,这是为了兼顾产油国和消费国的利益,希望平抑市场波动和促进市场稳定。也许这的确是肺腑之言,但是市场显示出对库存的高度预防性需求也绝不应当被忽视。

      此外,欧佩克试图将责任推卸在投机客身上,认为他们主导了油价的走势。但事实是,欧佩克不愿或无法满足现货库存需求,化解市场对未来供应的忧虑,或许才是投机客试图控制油价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的部分职责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引导市场和预期心理,但它也必须对流动性需求的变化作出反应。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欧佩克如果想要稳定油价,它的任务之一将是通过调整产量和投资去满足市场对库存及产能的需求变化,而并非与市场对抗,顽固地坚守自己不合现状的库存目标。

      更何况,金融危机后全球库存和闲置产能的需求有明显转升迹象。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油价比以前高出许多。欧佩克非但没有设法满足市场对库存以及过剩产量的需求增加,反而试图稳定或降低库存。

      伴随着美联储内部喋喋不休的争论,美国政府的民众支持率已经出现下滑。如果欧佩克希望当好称职的“原油界联储”角色,避免重蹈美联储的覆辙,那么高层决策者必须认真倾听市场的声音,不论这个过程可能会多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