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看好移动互联 李开复详解创新工场投资模式
  • PRE-IPO诱惑大 券商直投“第二梯队”进场分羹
  • 科技投资进入移动时代
  • 风投寻觅下一个双汇 高端牛肉龙头择优而沽
  • 九鼎投资:
    入股价格高≠投资能力差
  • 东航集团整合三大货航 今后将走“天地合一”模式
  •  
    2010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融资
    看好移动互联 李开复详解创新工场投资模式
    PRE-IPO诱惑大 券商直投“第二梯队”进场分羹
    科技投资进入移动时代
    风投寻觅下一个双汇 高端牛肉龙头择优而沽
    九鼎投资:
    入股价格高≠投资能力差
    东航集团整合三大货航 今后将走“天地合一”模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科技投资进入移动时代
    2010-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撰稿 陈恺   ○编辑 全泽源

      ⊙撰稿 陈恺   ○编辑 全泽源

      

      最近在科技投资界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相关统计显示,截至11月份,今年全球科技企业的投资并购案超过了5000家,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在互联网最高峰时期的2000年,科技并购案达7000余家。由于科技投资一般都在初创期,案子的平均金额都不大。今年的平均金额为4600万美元,但仍然超过了2000年,当时每个案子的平均金额约为4000万美元。

      第二个现象是,一项针对硅谷超过100家科技企业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创业企业今年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大幅增加。相比较上一轮融资的估值,硅谷企业在新一轮融资时的估值平均上升了3到5成。其中互联网和数字媒体行业的估值上升最多。

      由于我们10年前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惨痛,所以很多评论家已变得更理性和清醒,甚至开始提前质疑,我们是不是正在面临又一次的科技泡沫。这种“泡沫论”在上周Google向美国最大的团购网站Groupon发出60亿美元的收购邀约时达到高峰。虽然Groupon很快拒绝了Google的收购价格,但如果这项并购成功的话,将是历史上第三大,也是1999年以来最大的风险投资所投资公司被并购案。而排名在此案之前的两桩收购,Cisco在1999年69亿美元收购通讯产品制造商Cerent和West Media于1996年118亿美元收购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Continental Cablevision,被收购方均为有较大物理资产的电信公司。如果仅考虑网络公司的话,Google对Groupon的收购出价排名历史第一,远超过了排名紧随其后的2005年EBay以25亿美元收购Skype以及2006年Google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

      尽管Google收购Groupon并未成功,但这也意味着Groupon对自身的估值比Google开出的天价还要高。那么,这些市场中的大量投资并购和高估值现象究竟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的科技泡沫呢?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正处在第三波革新浪潮的起势阶段。第一波是19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革命。第二波是1990年代的互联网革命。而现在兴起的第三波科技革新的关键词则是“移动”和“社交网络”。前两拨革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过泡沫,但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人计算机使得人人可以拥有一台计算机,使得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拥有和处理成为可能。互联网革命则带来巨量信息,使得人们可以交流共享信息,信息进入爆炸时代。现在的移动和社交革命则将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可以共享信息,提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实时互动。

      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泡沫的另一面则是繁荣。繁荣是科技的幸事。繁荣可以吸引来更多资金,繁荣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繁荣也刺激更多的创新。每一次工业或者科技的繁荣时代最终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改善。虽然过度投资会带来泡沫,但任何伟大的科技进步都经过非理性的追捧。创新—投资—繁荣—再投资—泡沫—减退是每次革新的必然周期。随着市场的调节和周期的结束,虽然也有很多惨痛的教训,但也创造了许许多多伟大的点子和伟大的公司,一次次技术的进步最终也成为现实,留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因此,我们不应畏惧泡沫。当然,我们仍然应该保持清醒。在繁荣到来的时候保有对趋势的判断和把握,对估值进行理性的分析。只要我们认识到泡沫存在的必然性,通过以往教训更好地培育资本的市场,更好地控制风险,泡沫并不可怕。

      回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新一波科技浪潮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和iPad类产品的推出为用户的上网终端设备提供了新的选择,这将极大改变用户的上网习惯。Windows Mobile,苹果的OSX,和Google Android等移动操作系统平台的发展也为各种移动应用和服务比如移动搜索、移动游戏、移动VoIP、移动广告、移动支付、移动社交、本地服务等,以及压缩、流媒体、缓存、P2P等众多移动应用技术的软件开发商,服务供应商,和应用程序商等提供了巨大的新机遇。社交网络服务,云计算,和流媒体等均会在移动时代得到更大的发展。包括近年兴起的物联网,也将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出现更多的应用。这些都将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以及企业的营商方式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正如之前的个人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革命,每次生活方式的革命都是科技投资最好的时代。

      (本文作者为赛伯乐中国投资创投合伙人,InfowareLab商业开发总监,斯坦福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