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随着“不以GDP论英雄”等观念的兴起,各地正在紧张布局的“十二五”规划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更提出了关注民众幸福指数的思路。
记者注意到,福建、广州、河南、河北、重庆、江苏等不少地区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表述中均有关于幸福指数的相关提法。
从国际上来看,近年来,美、日、英等发达国家都纷纷开始关注幸福指数,并提出了不同的幸福指数模式。可以预期,未来各国对幸福指数的关注还将持续升温。
到底何谓幸福指数?按照通常的理解,幸福指数,或者称作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幸福指数可能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为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不妨将大、小城市的幸福指数做一番比拼,看看谁的幸福指数更高。
具体来看,在晋升机会上,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大企业、更具发展前景的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但个人却可能只是庞大人群中不起眼的一员,能否成就一番事业还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各种机缘;小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贫乏,但也有“小池塘里出大鱼”的机会。
在生活质量上,大城市拥挤的交通、高昂的物价无疑是不利因素,但却有更多享受文化盛宴、接触国际潮流的机会;小城市生活成本更低,但也少了些热闹繁华。
在人际关系上,大城市有更多交往圈子,却也因各种原因,造成了大量“剩男”、“剩女”;小城市有更熟悉的人际圈子,婚姻等问题似乎更容易解决。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主观感受。能否设定一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幸福指数呢?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在一个内部论坛上提出:“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的GDP并不少,但是那时中国的重工业自我循环,老百姓生活很艰苦,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供应。我觉得那样的GDP对老百姓毫无意义。”
“所以我最近在推动一件事情。我搞了一个研究——幸福指数,要用幸福指数来替代GDP。”吴晓灵说。在她的研究中,幸福指数并不是主观的评价,而是包括环保、教育、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安全和政府公共服务六个方面的指标。
“我希望通过民间的方式来编制幸福指数,逐渐让老百姓更关注自己的幸福程度,而不是GDP。”吴晓灵说。她还认为,中国的GDP比北欧一些国家要高得多,但是中国人的幸福程度比北欧人要差很多。因此,有必要改革我国对官员的考核体系,增加幸福指数这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