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创业板·中小板
  • 10:产业纵深
  • 11:专版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专版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长信基金张文琍:债市压力将加大
  • 基金年底调仓“抓大放小”青睐低估值蓝筹
  • 浦发与硅谷银行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资银行
  • 大成基金两ETF产品登陆港交所
  • 诚效管理彰显魅力 崛起中原飞向新高
  • 存贷比“没商量” 外资行内地融资急行军
  •  
    2010年12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长信基金张文琍:债市压力将加大
    基金年底调仓“抓大放小”青睐低估值蓝筹
    浦发与硅谷银行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资银行
    大成基金两ETF产品登陆港交所
    诚效管理彰显魅力 崛起中原飞向新高
    存贷比“没商量” 外资行内地融资急行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年底调仓“抓大放小”青睐低估值蓝筹
    2010-12-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基金年底调仓“抓大放小”

      青睐低估值蓝筹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随着2010年“收官之战”的打响,基金亦开始调仓布局来年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估值结构性分化越发凸显的背景下,基金年底调仓主打“防御牌”,抓“大”放“小”青睐低估值蓝筹。

      

      地产银行重回基金视野

      “目前来看,多数中小盘个股并不便宜,成长性的故事被演绎到了极致。在估值高企的背景下,产业资本减持成为大概率事件,这将压制大部分中小盘股票表现。”上海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坦言,近期调仓主要是锁定部分高估值中小盘股票的收益,同时提高了银行、地产以及家电等低估值品种的配置。

      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透露,“11月份银行股一路下跌,我们也一路加仓。”在其看来,目前银行的估值不到10倍,就明年而言银行盈利增长20%基本可以预期,应该算是比较稳妥的品种。而且目前基金对银行的配置普遍处于低配,一旦出现周期性估值修复行情,银行应该能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对于房地产板块的投资,虽然大多数基金经理表现出相当谨慎的态度。不过,亦有基金经理认为,虽然房地产利空不断,但该板块估值已经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在其看来,目前两类房地产公司值得看好:一类是注重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房地产公司,这类公司在政府的强力调控下,他们的市场份额反而会扩张;另一类是二三线城市做保障房和城区改造的房地产公司,这些地区房价相对合理,加上拿地成本比较低,业绩也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线地产股横盘的同时,一些二三线地产股如福星股份、大港股份等已经开始中线走强。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地产研究员对记者表示,11月以来就不断推荐万科、保利等地产龙头。在其看来,地产龙头不会出现2008年面临资金链断裂倒闭的情况,现有的房地产估值在净利润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已充分显现了估值优势。

      

      市场“提前反应”成考验

      谈及2011年的投资主线,基金言必称大消费和新兴产业。看好的逻辑在于,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事实上,从今年的市场来看,机构大举“抢筹”大消费概念和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无论从一级市场的发行还是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抢筹”大战都越发激烈,百元高价股成批产生。

      不过,对来年的行业配置如此惊人一致,亦成为业内人士担忧之处。

      “随着市场效率日益提升,在估值高企的背景下捕捉大消费和新兴产业的战略建仓机会,对基金经理而言形成了相当的考验。”上海一位掌管次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坦言,大消费和新兴产业个股行情早已启动,本身已经充分显示了市场的“前瞻性”。在其看来,多数基金已经超配了上述两大板块,未来或许很难获得超额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转而配置市场“冷落”的地产、银行,或许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机构预期过于一致时,市场往往会提前反应。”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如何把握市场提前反应的“时点”,可能对于基金业绩更为关键。对于通胀走向和相关政策保持灵敏的反应速度,应该是来年投资经理应对行情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