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海外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专版
  • 11:专 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专版
  • 14:专版
  • 16:专版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专版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定价发行摇号中签结果公告
  • 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路演公告
  •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配股说明书摘要
  •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路演公告
  • 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度配股提示性公告
  •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
    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通基金转换业务的公告
  • 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网上定价发行摇号中签结果公告
  •  
    2010年12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B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7版:信息披露
    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定价发行摇号中签结果公告
    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路演公告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配股说明书摘要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路演公告
    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度配股提示性公告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
    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通基金转换业务的公告
    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网上定价发行摇号中签结果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配股说明书摘要
    2010-12-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B8版)

    中药材作为中药行业生产经营的源头,在整个中药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中药材的市场价格决定着中药饮片等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中药材的质量制约着中药饮片等下游产品的品质和疗效。正是基于对中药行业特点的深刻理解,公司才决定在做大做强中药饮片业务的同时,不断地向上游延伸,拓展中药材贸易业务。通过做大做强中药材贸易业务,公司可以利用持续大批量采购的优势增强自身在中药材市场的议价权,从而有效地控制中药饮片和中药材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保证中药饮片和中药材其他相关业务的利润水平。随着公司中药饮片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议价能力对公司有效地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确保公司以中药饮片为核心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借助中药材贸易业务与产地药农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可以提高对各种道地中药材资源的掌控力度,确保各项业务发展所需的中药材供应;再者,公司可以根据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对药农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其供应中药材的质量。

    2、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拓展是满足公司与中药材相关的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产品的规格和种类快速增加的必要保障。

    报告期内,中药饮片已经成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大力发展中药材贸易、保健食品、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医院等中药行业相关的业务。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达1,000多种,共10,000多个品规,根据国家2010年新药典的要求,中成药厂(自身有药品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车间的除外)必须使用经过药品GMP认证厂商生产的中药饮片作为原料投料,为公司的中药饮片业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近年来公司的中药材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还开发了“加州宝贝”、“菊皇茶”和“康美汤料”等系列保健快消食品,并整合了“新开河红参”和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等相关资源。随着业务品种日益丰富和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对中药材品种和数量的需求都将大大增加。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需求,从一万多种中药材中挑选出自身各项业务发展需求量较大的100多种进行战略采购,并保持相应的采购量和库存量是非常必要的。在自然灾害频发和药材供给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公司通过扩大中药材采购规模,可以更好地保障中药材相关的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产品的规格和种类快速增加对中药材用量的需求,保证各项相关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3、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拓展是满足公司营销网络不断完善,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要求。

    首先,作为中药饮片的龙头企业,公司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医院渠道资源。随着公司最早推行的小包装中药饮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用并要求在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和部分规模较大的二级中医医院推广使用,一旦产能瓶颈得到解决,公司医院渠道的销售规模将迅速增长,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第二,通过多年中药材贸易业务的经营积累,公司与众多知名的中药饮片厂和中成药生产企业形成了稳定的购销关系,由于有“康美”的品牌保证,这些企业对公司中药材原材料的需求规模日益增加。第三、公司与广东一致药店有限公司、深圳市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等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开展中药品类战略合作,采用“店中店”和“中药专柜”等方式拓展连锁药店网络的营销渠道;另外,公司还专门设立了深圳市康美人生医药有限公司,通过开设“康美人生”品牌旗舰店的形式自建销售终端,为部分贵细滋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销售额的提升拓展了新的空间。第四、公司还不断加大“菊皇茶”、“加州宝贝”、“康美汤料”等保健食品在大型超市、终端药店等销售渠道的推广力度,对相关中药材原料的需求也相应大幅增加。第五、康美中医院将于2011年建成投入运营,作为普宁地区唯一一家以中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其全面运营后也将为公司的中药材业务带来较大的需求。第六、在陆续收购亳州、安国和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权后,公司还计划与药材市场中部分信誉良好的商户建立进一步合作关系,利用他们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代理公司特定品种的药材销售。总而言之,扩大中药材采购规模,提供有质量保障的中药材及相关产品,是满足公司已经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营销网络的必然要求。

    4、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拓展是利用中药饮片业务积攒的行业经验,获取中药产业链完整利润的必要手段。

    中药材流通行业与中药饮片行业属于中药产业链的上下游,两者高度相关、紧密相连。与普通的贸易商不同,公司的中药材贸易业务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中药饮片业务基础上的,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由于中药饮片业务具有品种多、涉及面广等特点,公司通过中药饮片业务的多年积累,对各种中药材的产地分布、生长周期、用途特点、种养状况、使用频率、产量和用量信息均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为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拓展积累了宝贵的行业经验。公司拟重点采购的100多个中药材品种,均是根据自身的业务经验从一万多种中药材当中甄选出来的用量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品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通过这些品种的大宗批发贸易业务,既能确保自身与中药材相关业务的用量需求,又可以利用自身的行业经验和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优势,获取中药产业链各环节的完整利润,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5、中药材贸易业务是公司发挥自身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提升整个中药材行业规范水平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中药材流通领域存在诸多弊端,无标准、无包装、无等级等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假药、劣药充斥市场,长此以往将最终威胁到整个中药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医药上市公司和中药饮片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在技术、品牌、管理、物流、营销等方面均具有强大的优势,借助中药饮片业务的成功经验进入中药材贸易业务领域,有利于提升整个中药材行业的规范水平。在拓展中药材业务的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先进的生产工艺对中药材进行适度加工,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中药材进行检测和筛选,并通过统一产品品牌、统一质量管理、统一产品等级、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储存、统一销售渠道等,可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促进中药材交易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也为自身在中药行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行业环境。

    (二)本次募集资金的合理性

    中药材贸易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集中大批量采购、提前预付采购款、部分品种存储和销售周期较长等经营特点决定了中药材业务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较大。

    1、中药材贸易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批发,公司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周期到药材的产地进行集中大批量采购,药材通过初加工、筛选分档等环节后一部分当期进行销售,其余大部分则进入公司的库存,公司再根据药材的供需状况、市场价格等因素,通过相应的营销手段将中药材分批销售给中药饮片厂、中成药厂、保健品厂、医院、连锁药店、超市等需求对象,部分贵细药材则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这种经营模式决定了公司必须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进行集中大批量采购。

    2、中药材贸易的采购对象主要是药农及其合作组织,资金实力较弱,赊销能力也较弱。为了确保药材的稳定供应,贸易商通常还会提前预付采购款,一方面可为药农的正常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维持与药农或合作社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

    3、由于很多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在一年以上,这些中药材的库存和销售周期也一般较长,对营运资金的占用较多,例如西洋参的生长周期为6年,三七的生长周期为3年,这些品种的存储和销售周期较长,均需大量的营运资金作为基础,才能确保贸易商获得较高的利润。

    上述经营特点决定了中药材业务对营运资金的需求较多。因此,公司要做大做强中药产业链一体化业务,必须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以满足中药材业务对营运资金的需求。若公司采用短期负债融资或占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资金进行贸易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药材业务的灵活开展,无法获得更大收益,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本次募集资金的可行性

    1、中药材市场的旺盛需求为公司扩大中药材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参见本节“四、本次募集资金运用的市场前景”。

    2、中药材流通领域的改革为公司扩大中药材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传统的中药材贸易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与局限性,已经无法与现代化的中药产业相适应,中药材流通秩序已经迫切需要彻底改革。国家药监局《关于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督检查的通知》鼓励并引导中药材市场向企业化经营发展,国家药监局《中药材物流公司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对药品经营及中药材物流企业提出了较高的准入条件。这些政策导向和改革措施为公司进一步整合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资源、做大做强中药材贸易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公司将顺应中药材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变化,利用自身在品牌、管理、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中药材专业市场资源,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手段,达到中药材交易的经营规模化、质量标准化,交易信息化的目标。

    3、公司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合为中药材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2010年上半年,公司收购安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者——世纪国药100%股权,在此基础上拟投资15亿建设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以现代物流的经营模式替代分散的个体经营户的药材流通模式,上述项目对进一步整合中药材专业市场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当前国内起点最高、规模最大、集散功能最强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年成交金额约200多亿元,大大开拓了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的发展空间;第二,公司通过引进现代化的专业市场经营手段,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逐步推行统一仓储、统一包装、统一结算、统一票据、统一质检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将大幅提高中药材的交易效率和规模;第三,亳州市中药材常年种植面积近百万亩,中药材出口量位列全国前3位,通过对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直接运营管理,公司可利用接近产业链上游的优势,更容易获取药材资源,保证自身中药饮片业务和中药材贸易业务的快速发展。此外,公司已与普宁市政府就收购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相关原则问题达成一致,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整合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相关资源,为中药材贸易业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4、公司在中药材贸易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06年开始,公司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地域优势,开展了部分中药材品种的贸易业务。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公司的中药材贸易年销售额已超过8亿元。在实践中,公司不断总结和优化中药材贸易模式:在分析决策方面,公司重视市场调研和基础数据的收集与论证,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分析体系,使之成为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复制和应用的一种创新型的赢利模式;在业务管理方面,公司形成了药材采购、初加工、物流配送、终端销售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公司最近几年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成功开展和经验积累为后续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的良性增长势头有利于保障所补充的营运资金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销售收入从2007年的41,604.00万元增至2009年的83,018.6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26%,毛利从2007年的5,929.19万元增至2009年的28,461.3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09%。最近两年,公司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准确的市场判断,根据中药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形,对部分中药材品种进行战略采购,既规避了中药材贸易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又满足自身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业务发展的需要,并获取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中药材贸易业务的良性增长势头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中药材贸易的品种和规模奠定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中药材贸易的盈利情况

    综上分析,公司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药材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一方面是近年来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品市场的持续增长带动了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是中药材流通市场的规范化、企业化运作才刚刚起步,公司无论是在品牌和技术,还是在人才和渠道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公司将利用中药材流通市场转型的有利时机,最大程度地整合中药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做大做强中药材贸易业务,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药产业链一体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本次募集资金运用的市场前景

    中药材作为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等产品的原料,其市场需求量取决于上述四种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中药出口的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1、中成药市场分析

    中成药在传统中草药的基础上,吸取现代医学科研成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材进行了加工、提取、分离、纯化、合成,在长期的临床应用实践中,以其适应范围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口感好且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20年来,许多中药企业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中成药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并大部分实现了现代化生产,中成药品种、剂型也日益丰富。目前我国中成药品种合计约有8,000-9,000种,剂型也从过去仅有的“膏、丹、丸、散”,增加至片剂、口服液、胶囊、颗粒、滴丸以及注射剂、气雾剂等。2009年1-11月,我国中成药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98.96亿元,同比增长19.6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81.01亿元,同比增长24.70%(数据来源:Wind资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相对于化学药,中药因其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近三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率如下: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中药饮片市场分析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虽然目前仍处于小而分散的状态,但近年来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中药饮片行业发挥了促进作用;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事件及甲型H1N1事件等)、中药饮片价格相对低、报销比例提高等因素,直接拉动中药饮片的需求;恢复中医坐堂医诊,增加中医供给,也间接促进中药饮片的需求。2009年1-11月,中药饮片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0.72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9.23亿元,同比增长50.19%(数据来源:Wind资讯),是中药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目前,全国中药饮片市场每年需求已经超过400亿元,而且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近三年我国中药饮片制造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率如下:

    3、中药保健品市场分析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超过了620亿美元,亚太地区市场占据了44.20%的份额,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保健食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2009年,中国以13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场,与市场规模最大的美国差距仅为27亿美元。按照中国市场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保健食品消费国。

    中医药具有药食同源的医学传统,其中很多中药和中药材都可以作为保健品进入市场。目前,消费者对保健品成品和上游产品的“绿色”品质要求较高,而中药材和中医药独特的调养理念适用于保健品市场“绿色”要求:中药材多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即便是在目前大规模的基地种植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其天然植物的特性。由此可见,保健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也将拉动中药材需求量的增长。

    4、中药提取物市场分析

    中药提取物是介于中药材和中成药之间的一种产品类型,是中药用药的一种新方式,它既可以直接使用,又是各种中药制剂和健康食品的原料,有较好的应用基础和广泛的市场。据估计,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年增长速度为15%-20%,全球的植物提取物市场在2006年产值突破350亿美元(资料来源:北京产业经济研究院《2010-2015 年中国中药材产业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刚刚起步,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大都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药提取物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

    5、中药出口需求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药治病。各国正不断放宽对中医药的限制,中药销量逐年攀升,中医药产业在全球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资料来源:中华商务网《2009-2012年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2009年,我国中药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速位居医药各类商品之首(西药类、医疗器械类、中药类),增长幅度为14.36%,是200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中药类商品出口1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72%;200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是中药各商品中进出口表现最为突出的商品类别,出口额达6.60亿美元,同比增加23.70%;2009年,我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大宗产品出口量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枸杞、冬虫夏草、菊花和白术出口量增幅都超过50%(资料来源:北京产业经济研究院《2010-2015 年中国中药材产业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根据中国中药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

    综上所述,我国的中药材需求量巨大,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整合和规范将为中药材贸易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五、本次募集资金对公司的影响

    (一)扩大贸易规模,夯实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2009年,公司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的营业收入合计超过17亿元,同比增幅接近50%。随着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整合与康美中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建成投产,未来几年预计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规模将迅速扩大。公司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营运资金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此次补充中药材贸易业务的营运资金,有利于中药材贸易业务的持续增长,为公司未来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打造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贸易模式,获取产业链各环节的完整利润

    公司将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等手段,通过统一产品品牌、统一质量管理、统一产品等级、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储存、统一销售渠道等,探索具有“康美特色”的中药材贸易模式。公司将顺应中药行业的资源特点,以中药饮片为核心,通过贯穿中药材上中下游,对产业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以规模化经营大宗中药材贸易,通过物流配送体系服务全国范围的下游客户,打造多种赢利模式并进的格局,获取产业链生产、流通、零售的完整利润。

    (三)提升盈利能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模式的不断成熟,中药材贸易实现的毛利额大幅上升,成为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9年,公司的中药材业务所实现的毛利为28,461.33万元,占毛利总额的比重为35.85%,为公司毛利第二大贡献来源。本次通过向原股东配售股份融入资金后,公司开展中药材贸易业务的营运资金将更加充足,中药材贸易业务所带来的良好收益将大大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第六节 备查文件

    配股说明书全文及其摘要已在证监会指定的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请投资者查阅。

    备查文件查阅时间、地点、电话及联系人如下:

    1、查阅时间:

    工作日上午9:30——11:30, 下午2:00——5:00

    2、查阅地点: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普宁市流沙镇长春路中段

    联系人:邱锡伟 温少生

    电话:0633-2917777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83-187号大都会广场43楼(4301-4316房)

    联系人:周伟 付竹

    电话:020-87555888

    项 目2007年1-11月2008年1-11月2009年1-11月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亿元)1,182.791,419.921,698.96
    同比增长率19.27%20.05%19.65%

    项 目2007年1-11月2008年1-11月2009年1-11月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亿元)241.69329.17430.72
    同比增长率42.74%36.20%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