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专版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调查·市场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特别报道
  • A4:基金·特别报道
  • A5:基金·特别报道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B基金周刊7
  • A8:基金·特别报道
  • A9:基金·特别报道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观点
  • A12:基金·基金投资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基本面分歧已缩小,重视蓝筹
  • 瞄准新兴市场 以小钱赢大未来
  • 2011年,ETF将站在投资的新起点
  • 基金投资的“八项注意”
  • 出海掘金要弄懂四个“问号”
  •  
    2010年1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基本面分歧已缩小,重视蓝筹
    瞄准新兴市场 以小钱赢大未来
    2011年,ETF将站在投资的新起点
    基金投资的“八项注意”
    出海掘金要弄懂四个“问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本面分歧已缩小,重视蓝筹
    2010-1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侯继雄

      ■长盛视点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侯继雄

      

      与往年一样,每到年底,就会进入众多机构对未来一年经济和市场趋势予以展望和判断的高峰期。与去年同期各家机构各执一词的状况不同,今年从总体上来看,业内各家机构对2011年我国经济前景判断的分歧已经较小,从一些基本数据来展望明年全年,普遍预测整体经济增速约在9.5%上下、物价水平CPI增速在4%上下、货币供应M2增速在15~16%的区间;预计政府调整政策的基调转为“积极财政、稳健货币”,期间可能伴随约50~75bp的加息幅度。

      基本上,在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启动等多重因素带动下,在总量上,市场对国内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已经逐步消散。市场目前所担忧的重点是,通胀高企下中央政府信贷紧缩和严控通胀的力度和态度。但是和过往对我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相比,目前这种忧虑的程度无疑要轻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过往一年,能够代表宏观经济总体表现的银行、地产、有色、煤炭、交运、机械、化工等周期性行业的股价,大多仍维持在2008市场极度悲观情况下的估值底部,目前沪深300估值水平保持在15倍左右的市盈率,而以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更是低于10倍。因此,就2011年的股票市场投资而言,安全边际是足够的,唯一要考验的可能正是投资者们的耐性。

      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来看,因市场的排名制度等因素,导致其对银行、地产、采掘等行业的配置维持在相对很低的水平,而医药、食品饮料、IT、新兴产业的配置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持仓结构一致化的风险是比较突出的,因此,适当进行仓位调整,维持更均衡的资产结构也是必需的。

      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应当重视蓝筹股的投资,关注经济超预期向上的机会。而从近期市场的走势来看,在震荡分化行情中银行、地产两大低估品种已经略有表现。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会是股票市场的热点,但是未来无疑会进行分化,一些透支未来成长的个股应当尽量回避,而那些真正具有核心优势并能转化为业绩的成长性公司,才能在股票市场上有持续的优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