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广角镜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刘玉凤
王老师是广州一所大学的教授,今年开始,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她基本上保持每个月去趟香港购物的频率。从购物清单来看,既有药品、红酒、化妆品、服装等较为贵重的物品,也有食盐、橄榄油、蚝油、芝麻酱、花生酱、染发剂等日常用品。从这份购物清单来看,我们将她的这种购物之旅称为“打酱油”似不为过。
谈到经常去香港购物的原因,王老师表示,价格是一个重要因素,今年广州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她算了这样一笔账:在广州卖2元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蚝油在广州卖10.9元/瓶,香港为9.4港元,香港的酱油、蚝油均比广州便宜;红富士苹果广州卖6元/斤,平均一个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芝麻酱,广州为10元/桶,香港为8港元/桶;750毫升装的飘柔洗发水广州超市卖39元,香港61港元就能买两瓶……
在王老师看来,之所以经常去香港购物,无疑是有价格便宜的因素,包括国际名牌箱包以及服装、化妆品等,有免税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国际大品牌,一般同类商品价格比广州低30%左右,有时甚至低50%。
不过,她认为价格只是一个方面,更看重的还是质量和服务方面。在她看来,包括食用油等调味品,质量最为重要。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到香港购买的基本就在香港买了。中药和西药方面,两地的价差不大,香港和广州的价格彼此各有优劣。
其实,王老师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广东人奔赴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扫货“捡便宜”,已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个潮流。来自罗湖关口的信息显示,近一个月来,每到周末出境人数就接近40万人次,比以往上涨近20%。其中不少人,就是冲着香港廉价的日用商品而去的。如今,在广州、深圳等地甚至出现这样的笑话,师奶见面第一句话:“今天你到香港打酱油了么?”
分析两地日用品出现价差的原因,专家认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汇率因素,由于美元的贬值,人民币对港币是在不断升值,这样给人们带来的信息就是在香港花人民币买东西越来越划算;二是香港的店铺在营销上不会坐地起价,反而更多地选择在店铺前堆起各种特价商品,吸引消费者薄利多销。从而也带来了良性的循环,货物的转手率快,零售商压价的能力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