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专 版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调查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公告书
  • (上接B5版)
  •  
    2010年12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B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6版:信息披露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公告书
    (上接B5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接B5版)
    2010-12-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B5版)

    2、流动资产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流动资产规模与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6月30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货币资金291,544.0785.50229,327.1085.85270,446.5984.8092,096.4663.23
    应收账款15,035.784.417,839.302.9311,510.643.6118,322.7712.58
    预付款项14,184.334.1612,540.824.6917,507.115.4918,348.1412.60
    应收利息1,631.890.481,695.040.631,134.590.360.000.00
    其他应收款3,887.211.143,166.081.194,023.561.263,385.712.32
    存货14,713.144.3112,547.894.7014,297.134.4813,502.729.27
    流动资产合计340,996.44100.00267,116.24100.00318,919.62100.00145,655.80100.00

    2008年末流动资产较2007年末增长118.95%,主要原因为货币资金的大幅增加;2009年末较2008年末减少16.24%,2010年6月末较2009年末增长27.66%。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流动资产以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和存货为主。

    3、非流动资产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非流动资产规模与结构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6月30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长期股权投资4,120.000.774,120.000.884,120.001.054,120.001.16
    固定资产297,866.3555.58265,434.9357.00243,977.2361.99257,568.7372.61
    在建工程232,022.0643.29194,424.9941.75144,693.0836.7792,751.0126.15
    固定资产清理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无形资产278.570.05290.250.06312.180.08142.610.04
    递延所得税资产1,679.760.311,436.350.31444.490.11136.300.04
    非流动资产合计535,966.73100.00465,706.52100.00393,546.98100.00354,718.65100.00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非流动资产规模逐年增长。其中,2008年末较2007年末增加了38,828.33万元,增长10.95%;2009年末较2008年末增加了72,159.54万元,增长18.34%;2010年6月末较2009年末增加了70,260.21万元,增长15.09%。

    本公司所属航运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投入为船舶等固定资产,因此非流动资产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为主。最近三年及一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合计占比均超过非流动资产的95%。

    (二)负债状况及偿债能力分析

    1、负债规模与结构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金额及在总负债中的所占比例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6月30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流动负债189,501.9743.43144,470.6047.25123,425.0646.17107,514.8867.41
    非流动负债246,879.8756.57161,300.7652.75143,927.7053.8351,969.7732.59
    负债总计436,381.85100.00305,771.36100.00267,352.75100.00159,484.65100.00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负债规模逐年增加。其中,2008年末较2007年末增长67.64%,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公司于2008年1月发行了105,000万元分离交易可转债;2009年末较2008年末增长14.37%,2010年6月末较2009年末增长42.72%。

    截至2010年6月末,公司负债结构中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占比基本相当,其中流动负债占比为43.43%,非流动负债的占比为56.57%。

    2、流动负债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流动负债规模与结构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6月30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短期借款78,066.7541.2049,845.8634.5013,669.2011.070.000.00
    应付账款58,726.2130.9952,369.7436.2555,233.6244.7559,249.3355.11
    预收款项12,224.736.457,256.395.0216,179.8813.119,706.649.03
    应付职工薪酬19,680.7110.3921,679.1715.0115,241.7712.3510,049.059.35
    应交税费3,202.671.69551.600.3811,324.699.1815,017.3013.97
    应付利息959.890.51831.170.58968.340.78291.500.27
    其他应付款5,087.892.683,496.832.424,683.663.794,961.104.61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553.116.108,439.855.846,123.904.968,239.967.66
    流动负债合计189,501.97100.00144,470.60100.00123,425.06100.00107,514.88100.00

    2008年末流动负债较2007年末增长14.80%,2009年末较2008年末增长17.05%,2010年6月末较2009年末增长31.17%。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流动负债以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主。

    3、非流动负债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非流动负债规模与结构如下:单位:万元

     2010年6月30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31日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长期借款72,361.0729.3150,930.8731.5838,358.7026.6536,231.1369.72
    应付债券145,119.4858.7882,717.4351.2878,118.1954.280.0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9,399.3311.9127,652.4617.1427,450.8119.0715,738.6430.28
    非流动负债合计246,879.87100.00161,300.76100.00143,927.70100.0051,969.77100.00

    2008年末非流动负债较2007年末增长176.95%,主要为2008年1月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所致;2009年末较2008年末增长12.07%,2010年6月末较2009年末增长53.06%,主要为2010年4月发行中期票据所致。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非流动负债以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主。

    二、盈利能力分析

    本公司最近三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项目2009年2008年2007年
    营业收入390,158.91690,106.08532,519.48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69,015.80664,471.17523,810.51
    其他业务收入21,143.1125,634.918,708.97
    营业成本351,520.36479,357.70362,150.50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326,170.05457,989.27353,443.10
    其他业务成本25,350.3121,368.438,707.40
    销售费用5,212.713,734.822,403.85
    管理费用21,957.7727,495.6520,211.15
    财务费用-2,486.33-2,113.844,541.02
    营业利润8,210.69173,573.73135,678.34
    利润总额12,773.31173,080.73146,965.01
    所得税费用657.1726,839.9837,852.47
    净利润12,116.14146,240.75109,112.5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50.01144,822.47107,388.28

    本公司2010年1-6月和2009年同期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2010年1-6月2009年1-6月
    营业收入202,899.23200,136.43
    营业成本170,607.09178,684.80
    营业税金及附加2,748.822,666.59
    销售费用1,505.032,346.25
    管理费用13,599.099,448.23
    财务费用-1,350.17-1,143.62
    资产减值损失551.26554.89
    营业利润15,238.108,128.47
    加:营业外收入2,988.003,144.02
    减:营业外支出396.28737.50
    利润总额17,829.8210,534.99
    减:所得税费用3,481.051,844.27
    净利润14,348.788,690.72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587.499,446.06
    少数股东损益-238.71-755.34

    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及世界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特种杂货运输市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7年,公司继续坚持以“特”为主的发展思路,“退、租、买、造”相结合,年内退役了3艘老旧船,并投资建造8艘2.8万吨多用途船和2艘5万吨半潜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2,519.48万元,同比增长38.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7,388.28万元,同比增长84.29%。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开始陷入衰退,航运市场形势严峻。受外部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但依靠前三季度创下的良好业绩和第四季度采取的有效措施,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0,106.08万元,同比增长29.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4,822.47万元,同比增长34.86%。

    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国际航运市场剧烈动荡,公司所处的特种杂货运输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外部艰难的局势,公司密切关注市场走向,并积极调整船队结构,年内共退役老旧船舶16艘。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0,158.91万元,同比下降43.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550.01万元,同比下降90.64%。

    2010年1-6月,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回暖,我国出口贸易形势出现好转,航运市场逐渐恢复。公司积极提升运价,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2009年退役16艘老旧船、运力减少的情况下,201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899.23万元,同比上升1.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587.49万元,同比上升54.43%,盈利水平向好趋势明显。

    三、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公司经营着国内规模最大、位居世界前列的特种杂货远洋运输船队。经过多年的健康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树立了国内特种杂货运输业的龙头地位,并不断巩固和提高在国际专业市场的影响力。公司不仅通过新型半潜船的成功经营迅速确立了海上石油工程运输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通过船型、吨位、起吊能力等方面的多样化组合,构建了一支综合运输能力极强的特种杂货船队,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运输解决方案的航运公司。目前,公司在所经营的各条航线上均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与众多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尽管2008年下半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航运业整体陷入低迷,多数航运公司陷入亏损,本公司依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全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550.01万元,经营活动实现现金净流入16,164.93万元。随着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复苏,全球贸易量亦逐步回升,尤其是中国机械设备和钢材等货物的出口稳步增加,运价已经步入上升通道。总体上,预计2010年市场形势将好于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特种杂货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公司盈利能力亦将逐步回升。

    从长远看,一方面,各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投资以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将持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项目层出不穷,将导致机械设备、工程项目货、钢材等货源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中国出口升级和企业加快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机械设备等特种货物出口运输增长更为迅速,为多用途船及重吊船市场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此外,随着油价逐步回升,海洋油气工程项目逐渐恢复开工,也为未来半潜船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人民币升值和油价上涨等因素,仍然会对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是,总体而言,长期来看特种杂货运输行业依然前景看好。

    根据对航运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判断,以及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分析,公司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现有优势船型,重点培育发展新型多用途船、重吊船以及半潜船等业务,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船队规模、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市场网络以及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强化特种运输国际品牌,向着“打造全球特种船运输领域最强的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努力。公司将不断推进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建设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努力开拓新区域、新市场和新航线,进一步扩大航线覆盖面,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公司还将积极把握造船市场机遇,在市场低位扩张船队规模,打造一支全面覆盖的、成本较低的、最具全面竞争力的特种船队。随着公司船队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本公司历来财务政策稳健,投融资活动较为谨慎。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49.8%,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公司已制订了“十二五”船队发展规划,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加快公司船队发展步伐。预计随着买造船的逐步推进,资本支出将随之增加,并对公司资金筹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一方面将合理制订买造船节奏、均衡资本支出,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经营现金积累、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将资产负债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五节 本次募集资金运用

    一、本次募集资金运用的基本情况

    (一)预计募集资金数额

    2010年3月12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2010年6月22日公司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申请配股的议案。以本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总股本1,310,423,625股为基数测算,共计可配股份数量为393,127,087股,公司控股股东中远集团承诺以现金足额认配其可认配的股份。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简要情况如下:

    项目艘数项目总投资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拟投资额审批情况
    支付2艘5万吨半潜船余款9,840万美元

    约合68,835万人民币

    68,835万元人民币已经中远集团批复
    投资建造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18约5.7亿美元

    约合39亿人民币

    不超过33.0亿元人民币
    合计 约46亿人民币不超过398,835万元人民币 

    如果本次配股募集资金不能满足公司项目的资金需要,公司将利用自筹资金解决不足部分。如果本次配股募集资金超过公司项目的资金需要,剩余部分的募集资金将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在不改变本次募投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体情况

    (一)支付2艘5万吨半潜船余款

    随着经济发展、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和陆地探明石油储量的逐步下降,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动迅速增长,其中深海石油更是石油巨头的开发重点。国际各大石油巨头也纷纷加大海上油气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大量建造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等设施。由于这些设施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建造,需要长距离运输到目的地,带动了对半潜船、特别是大型半潜船的巨大需求。为壮大公司半潜船船队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在半潜船领域的竞争实力,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十八次会议和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以及200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投资2.46亿美元建造2艘5万吨半潜船,并将公司2008年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及所附权证行权的募集资金用于建造该2艘5万吨半潜船。

    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103,225万元,所附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净额45万元,两次合计共募集资金103,270万元。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已按造船合同规定支付造船进度款107,927万元(合14,760万美元),其中包括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全部募集资金103,225万元,以及公司自有资金4,702万元;所附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45万元尚未使用,而2艘5万吨半潜船尚需支付剩余造船款约68,880万元(合9,840万美元)。在认股权证行权募集资金45万元全部投入后,2艘5万吨半潜船资金尚有资金缺口约68,835万元,将以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支付。

    经过测算,建造2艘5万吨半潜船项目平均每年可产生净利润约1.3亿元,经营期总的净利润约为40亿元,内含报酬率为12.31%,静态投资回收期8.20年,动态投资回收期10.76年。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投资建造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

    多用途船和重吊船是公司船队的主体,也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公司以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建造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是根据特种杂货运输良好市场前景和货物重型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为实现公司“打造全球特种船运输领域最强的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把握当前造船市场船价下跌的难得机遇,加快公司多用途船和重吊船等特种船队发展的重要措施。该项目已经本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以及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管理的相关法规规定,中远集团作为国家授权机构批复本公司建造10艘2.7万吨多用途船及8艘2.8万吨多用途重吊船,认为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拟同意列入中远集团“十二五”期间船舶购置计划。

    1、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加快推进实施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目标是“打造全球特种船运输领域最强的综合竞争力”,为实现该战略目标,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综合运用“买、造、租、退”等措施,多管齐下,以造为主,力争建成一支规模合适、成本领先、适货性强的最具竞争力的特种船队。

    此次建造的18艘多用途船和多用途重吊船,在不考虑老旧船舶退役的基础上将为公司增加49万吨优质运力,约相当于公司现有运力规模的40%;进一步扩大公司船舶起吊能力的覆盖范围,特别是重吊船数量大幅增加、起吊能力提高到700吨,将大幅提升公司对重件货和大型工程项目货承运能力;将使公司平均船龄大幅降低、船龄分布更加合理。因此,此次造船项目是加快推进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对实现公司发展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

    (2)把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快公司发展步伐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等大背景下,对件杂货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运价水平在短期内有所调整,但从长远看,一方面,各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投资以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将持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项目层出不穷,将导致机械设备、工程项目货、钢材等货源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中国出口升级和企业加快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机械设备等特种货物出口运输增长更为迅速。以上将为本公司多用途和重吊船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营销力度和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开拓新航线和新市场,优化调整现有航线密度,有效利用新增运力,提升营运高效率及航行率。

    本次计划建造的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将大幅提升公司船队整体实力,并把握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

    (3)抓住造船市场有利时机,低成本发展船队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导致全球造船市场持续下滑,造船价格大幅下跌,新船成交量剧减,新造船价格指数已跌至2004年的水平,原有的造船订单纷纷遭遇撤单或延期。前几年船价高企、船台紧张的局面已彻底改变,造船市场转变成为了买方市场,船东议价能力极大增强,为低成本造船创造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本公司此次计划投资建造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是公司抓住造船市场难得的有利时机,反周期运作,实现低成本发展船队的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

    (4)把握市场复苏时机,确保新造船运力的衔接

    公司目前平均船龄相对较高,按照公司目前计划,“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淘汰一些船龄较老、运营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差的杂货船及多用途船;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特种船运输市场将步入新的一轮上升周期,本次募投项目拟建造的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技术含量高、适货能力强,符合行业“大型化、重吊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公司船队发展节奏与市场需求复苏的步伐保持基本一致,并及早发挥创效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本公司前期14艘造船订单将基本于2011年交付完成,本次募投项目拟建造船舶的交船期安排也有利于公司运力的衔接,保持运力的连续性,也使公司未来的船队在船龄上达到合理的水平。

    2、市场需求分析

    多用途船主要承运机械设备、钢材、化工品及其它各类小宗杂货等。重吊船主要承运工程项目货和电力设备、石油化工类设备、港口机械、小型船舶以及海上工程设备等重件货。

    多用途船和重吊船市场需求分析详见“第四节 公司基本情况”之“七、(三)特种杂货远洋运输行业的基本情况”。

    3、竞争情况分析

    多用途船和重吊船的竞争情况分析详见“第四节 公司基本情况”之“八、(二)公司各种船型的竞争情况分析”。

    4、多用途船及重吊船项目市场前景

    ① 项目完成后新增运力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稳步增长保证了多用途船及重吊船市场长期稳定的需求增长。截至2010年6月,公司控制的多用途船、重吊船和杂货船共58艘,运力合计108万载重吨,此外公司还根据市场形势租入约12万吨运力;根据公司船队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内公司将淘汰所有杂货船以及老旧多用途船,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公司多用途船和重吊船共约70艘左右,约160万载重吨。届时,公司船队结构将得到明显优化:船舶平均载重吨有效提升,平均船龄明显下降,船队结构的调整亦符合多用途船及重吊船市场“大型化、重吊化”的发展趋势。项目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加强营销力度、开辟新航线、优化已有航线、合理调配自有船舶与租入船舶比例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船舶运营效率,迎合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

    ② 项目盈利前景

    从船舶特点看,本次募投拟建造的2.7万吨多用途船,是在公司现有2.7万吨多用途船“松”字号船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船舶货舱配备有三层甲板,装货甲板面积大,舱容利用率高,并且起吊能力从120吨提高到180吨;拟建造的2.8万吨重吊船是根据设备货和大型工程项目货的运输需求专门设计的,具有大舱口、超大平坦装货甲板,吊杆能力达到700吨,与公司现有各类2万吨以上多用途船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适货性能更高,装载能力更强,非常适合机械设备特别是超大型设备的运输需求,不仅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中国机械设备出口的发展,也符合全球多用途船和重吊船发展趋势,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松”字号及2.8万吨的大“乐”字号船舶期租水平远高于吨位较小的小“乐”字号,即使在2009年市场低谷亦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2010年6月以来BDI指数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期租水平;本次募投拟建造船舶与“松”字号和大“乐”字号船舶吨位相近,并且是根据市场需求,专门设计的或在现有船舶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提升,具有更好的适货性能。

    综上,公司认为本次募投拟建造的多用途船及重吊船盈利前景良好。

    5、建造船舶的基本情况

     2.7万吨多用途船2.8万吨重吊船
    拟建造数量10艘8艘
    载重量2.7万吨2.8万吨
    总长179.50米179.00米
    型深14.50米14.80米
    型宽27.20米28.00米
    舱容约38000立方米约36500立方米
    航速15.1节16.0节
    最大起吊能力180吨700吨
    性能特点双排舱口,设置两层可吊离式二甲板,具有更大的甲板载货面积、较大的舱容利用率、较强的起吊能力箱形船,大舱口;可调、可吊离二甲板;设有首侧推;超大平坦货物甲板;能够满足超大型设备的运输需求

    6、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

    为充分利用公司及子公司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次造船将以本公司及香港子公司为建造投资主体。其中,10艘2.7万吨多用途船中,4艘以本公司为主体投资建造,6艘以香港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造。8艘2.8万吨重吊船中,4艘以本公司为主体投资建造,4艘以香港子公司为主体投资建造。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到位之前,本公司及香港子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本公司拟以部分募集资金置换前期投入资金,同时拟以增资或境外放款的方式将部分募集资金投入香港子公司,并对香港子公司前期投入的资金予以置换。

    7、交船时间、船舶造价和付款时间

    ①10艘2.7万吨多用途船

    2010年4月,本公司与黄埔船厂签订4艘2.7万吨多用途船建造合同,香港子公司与口岸船厂签订6艘2.7万吨多用途船建造合同,详细信息如下:

     6艘2.7万吨多用途船4艘2.7万吨多用途船
    投资主体香港子公司本公司本部
    建造方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艘数
    单船造价2670万美元2670万美元
    付款方式在合同生效、开工、上船台、下水、交船各支付该船造价的10%、15%、15%、20%、40%在合同生效、开工、上船台、下水、交船各支付该船造价的10%、15%、15%、20%、40%
    付款币种美元人民币
    交船时间预计分别于2011年5月30日、2011年9月15日、2011年12月30日、2012年4月15日、2012年7月30日、2012年11月15日交付预计分别于2011年12月31日、2012年6月30日、2012年11月30日、2012年12月31日交付

    根据以上建造合同,黄埔船厂和口岸船厂各2艘船舶的建造合同于订立时已生效,剩余6艘船舶为选择权船舶,其建造合同需经双方宣布后方可生效。其中,黄埔船厂和口岸船厂各2艘选择权船舶的建造合同生效日期为6月30日前(含6月30日),口岸船厂2艘选择权船舶的建造合同生效日期为9月30日前(含9月30日)。

    截至本配股说明书签署日,上述合同均已生效。

    ②8艘2.8万吨重吊船

    2010年10月,本公司与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签订4艘2.8万吨重吊船建造合同,2010年11月,香港子公司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签订4艘2.8万吨重吊船建造合同,详细信息如下:

     4艘2.8万吨重吊船4艘2.8万吨重吊船
    投资主体香港子公司本公司本部
    建造方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艘数
    单船造价3,898万美元3,800万美元
    付款方式在合同生效、开工、上船台、下水、交船各支付该船造价的20%在合同生效、开工、上船台、下水、交船各支付该船造价的20%
    付款币种美元人民币
    交船时间预计分别于2013年6月14日、2013年7月31 日、2013年9月16日和2013年10月31日交付预计分别于2013年6月30日、2013年8月31日、2013年10月31日和2013年12月31日交付

    截至本配股说明书签署日,上述合同均已生效。

    8、项目经济效益测算

     内含报酬率合计年均

    净利润

    静态

    回收期

    动态

    回收期

    2.7万吨多用途船10.68%1.12亿元8.19年12.07年
    2.8万吨重吊船10.51%1.17亿元8.34年12.45年

    第六节 备查文件

    除本配股说明书及其摘要披露的资料外,本公司将整套发行申请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作为备查文件,供投资者查阅。有关备查文件目录如下:

    (一)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二)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保荐工作报告;

    (三)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

    (四)注册会计师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的专项报告;

    (五)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发行的文件;

    (六)其他与本次发行有关的重要文件。

    自本配股说明书及其摘要公告之日起,投资者可至发行人、主承销商住所查阅配股说明书全文及备查文件,亦可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http://www.sse.com.cn)查阅本次发行的《配股说明书》全文。

    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