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专 版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调查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利费率“水涨船高” 加息对两融交投影响不大
  • 利用“双面”信息推断期指现今的筑底阶段
  • 机构观点
  • 期指尾盘小幅反弹 明年初或延续弱势格局
  • 期指短期内不宜过度杀跌
  • 浙江期货市场期指成交已近9万亿元
  •  
    2010年12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利费率“水涨船高” 加息对两融交投影响不大
    利用“双面”信息推断期指现今的筑底阶段
    机构观点
    期指尾盘小幅反弹 明年初或延续弱势格局
    期指短期内不宜过度杀跌
    浙江期货市场期指成交已近9万亿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费率“水涨船高” 加息对两融交投影响不大
    2010-12-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目前来看,加息使两融市场利率费略有提高,但对实际的交投影响甚微 资料图

      一位大型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从客户实际交易情况来看,两融交易对利费率的敏感性并不高,央行年内两次加息尽管提高了投资者从事融资融券交易的成本,但并未对其投资节奏和投资特点带来太大影响。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梁伟

      

      央行年内两次加息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利费率也“水涨船高”。按照现行规则,试点券商采取了融资利率、融券费率标准盯住“金融机构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程度上浮的做法,因此目前的两融利费率也比上线初期有了0.49个百分点的增幅。

      尽管加息提升了两融市场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但业内人士称,两融投资者对利费率的敏感性并不强,两次加息并没有对市场交投的活跃度产生明显影响。

      

      两融利费率“水涨船高”

      央行12月25日宣布自26日起将金融机构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由原先的5.10%上调到5.35%,融资融券25家试点券商也都在随后发布了上调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的公告,表示自26日开始采取新的利费率标准,之前未了结的融资融券合约则执行原利费率。

      据了解,目前试点券商在融资融券交易费用的收取上,主要采取了区别征收和等额征收两种做法。

      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试点券商采取了融券费率高于融资利率的区别征收做法,客户融资利率在金融机构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融券费率则在金融机构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基础上上浮5个百分点;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试点券商采取了融资利率与融券费率等额征收的做法,二者均在金融机构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

      由此,采取利费率区别征收的试点券商目前的融资利率、融券费率分别为8.35%和10.35%;采取利费率等额征收的试点券商目前的融资利率、融券费率均为8.35%。

      公开信息显示,融资融券上线交易之初,首批6家试点券商的融资年利率为7.86%,相当于融资1万元、10天需要支付利息21.83元;若融券交易采取9.86%的费率,则相当于融券1万元、10天需要支付费用27.39元。按照现行8.35%的融资年利率,同等情况下需支付利息费用23.19元;若融券采取10.35%的费率,则需支付费用28.75元。

      对交易活跃度影响很小

      尽管两融交易成本随加息而有所上升,但从业者普遍认为,这并不会对市场交投活跃度产生明显影响。

      某大型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从客户实际交易情况来看,两融交易对利费率的敏感性并不高,央行年内两次加息尽管提高了投资者从事融资融券交易的成本,但并未对其投资节奏和投资特点带来太大影响。

      “目前公司客户融资融券交易占用额的市场份额在12%左右,其中融资占用额占总量的绝大多数,投资者从事融资交易时进行‘仓内T+0’的很少,多数持股周期相对较长,融券交易则往往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交易周期较短。”这位负责人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两融市场投资者这种交易特点,也能够解释两市融资余额自交易推出以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而融券余额则一直稳定在千万元级别的现象。

      “第三批”某中型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也认为,同交易成本相比,融资融券市场交易活跃度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及日交投规模的敏感性更强,“试点券商已有25家,两融授信总规模相比此前有了一定提升,但钱和券的实际占用额上升得并不快,我觉得这并不是因为央行两次加息,使投资者无法担负交易成本,而是因为二级市场交投持续萎缩。”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11月中旬以来,沪深市场的日交易规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缩水,近两周沪市日交易额均在千亿级别,仅为10月、11月上旬交易活跃时期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同样,融资融券市场近期日融资买入额在6亿元到9亿元之间,而10月、11月初期往往可见13亿元、14亿元级别的日融资额。

      也有从业人士表示,尽管加息导致的成本上升对投资者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不显著,但对部分采取差别利费率征收方式的券商来说,由于融券费率较高,客户进行融券交易的投资周期可能进一步缩短。而如果未来面临持续加息,融资投资者也可能更趋谨慎,需要“仔细衡量二级市场收益率同利率持续上升带来的成本应当如何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