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专 版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调查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原油黄金发威 大宗商品股节后“送礼”
  • ■环球速递
  • “欧洲病人”等待制度救赎
  • 无视两大“拦路虎” 七成基金经理看多美股
  •  
    2010年12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财经海外
    原油黄金发威 大宗商品股节后“送礼”
    ■环球速递
    “欧洲病人”等待制度救赎
    无视两大“拦路虎” 七成基金经理看多美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洲病人”等待制度救赎
    2010-12-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恐怕大部分人未曾料到,发端于去年年底,肇始于希腊的欧洲债务危机,竟像一场久治不愈的传染病,让2010年的欧元区在似病非病的状态下饱受折磨。

      欧洲“病了”!一边是入不敷出的政府,一边是抗议紧缩的民众。纵观整场危机,评级机构就像一个占据多数戏份的配角,而欧盟牵头的救助机制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主角;前者不费吹灰之力瓦解了投资者的信心,后者则费尽心机也无力拯救欧洲。

      有人慨叹欧盟时运不济,赶上后危机时代,也有人断言欧盟这个货币体系本身就存在不少弊端。不管怎样,2010年对于欧盟来说既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变革的一年。在应对债务危机过程中,欧盟开始正视改革的必要性。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评级巨头:醒得迟了些

      国际评级巨头如同惊醒的睡狮,从去年年底开始,接连调降欧元区几大巨头的主权债务等级,即便是在两年前金融危机的鼎盛期,他们也未曾如此密集地“发牌”。

      第一刀率先砍向希腊。去年12月该国遭遇全球三大评级公司轮番轰炸。直至今年4月,希腊政府终于不堪重压,被迫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

      希腊的倒下并未让评级机构就此打住。4月,葡萄牙和西班牙步其后尘;8月,爱尔兰同样难逃魔掌。11月21日,几番推辞外部救援美意的爱尔兰终于点头,正式向欧盟和IMF求援,至此被冠以“第二个希腊”之称。“爱尔兰悲剧”掀开所谓欧债危机的第二幕。

      12月,标普下调比利时评级,惠誉下调爱尔兰评级。法国也被警告“3A”评级可能不保,穆迪甚至一下子将爱尔兰债信评级下调了五个等级!

      不可否认评级机构本欲警示危机,却最终催化了危机。“欧洲病人”明年将因严酷的降级措施陷入融资困境。目前,投资者对欧元资产充满悲观情绪,一旦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市场信心,流动性就会迅速凝固,欧元区问题国不得不违约。

      在一连串的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他们何以如此呼风唤雨?可以说正是欧盟内部的制度缺陷才成就了评级机构的威力。

      

      危机3.0:还看葡萄牙

      套用影视片惯用的情节处理手法,有坏人必有好人。如果说评级机构充当了坏人的角色,那么各种救助机构无疑就成了好人。

      今年5月2日,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启动希腊救助机制,和IMF一起在未来3年内为希腊提供总额1100亿欧元贷款,其中欧元区出资800亿欧元,IMF提供300亿欧元。8天后,欧盟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定:联手IMF设立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

      欧洲央行也一改此前“将逐步退出刺激政策”的措辞,表示将长期采取利率维稳策略,同时还宣布增资50亿欧元,把各成员国央行认缴的资本金总额从目前的57.6亿欧元提高到107.6亿欧元,以更好地帮助欧元区成员国应对债务危机。欧盟的各成员国也没有闲着,纷纷紧缩财政,削减福利性开支。

      不过,如此力度的内外救助措施并未博得太多掌声。人们认为,过去一年,欧盟在应对债务危机时似乎总是慢半拍。

      年初,希腊率先陷入危机。然而,欧盟反应严重滞后直接导致了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希腊一国的危机逐步威胁到欧元稳定。半年后,金融市场好不容易稍稍平静下来,但爱尔兰债务状况告急又再度令市场绷紧神经。

      如今,爱尔兰已接受救助,但市场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担忧却挥之不去,两国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分析人士称,葡萄牙将在明年引爆危机3.0版本。据估计,明年年中前,葡萄牙政府需筹资200亿欧元,这无疑又是一道难关。

      

      寻觅细节中的魔鬼

      酿成欧债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和分散财政政策间协调不力的矛盾,其隐含的重大风险是欧元区的分裂。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更是多次发出警告称,未来几年欧元体系崩溃的几率为30%。

      面对“分家”压力,德国经济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在12月的寒冬大声表示:“欧元这个单一货币不会失败,所有欧元区国家都有决心要捍卫它,所有打赌欧元会衰败的人都不会得逞!”

      德国被誉为欧元区的“经济之星”,外界一直寄望德国能救欧元区,该国财长也因此享有“欧元先生”的称号。然而,“欧元先生”却辜负其名。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容克和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朱利奥·特雷蒙蒂曾共同撰文,呼吁欧元区国家联合发行欧洲主权债券,以应对债务危机。然而,这项措施却遭到来自德国的强大阻力。德国政府担心,如果和其他欧元区国家联合发债,就会被信用较差的成员拖累,导致自己融资成本上升。德国态度无疑告诉人们,表态与姿态根本不是一回事,欧元区各国表面团结,暗地则各藏私心。

      由此也可以看出欧盟经济的两大结构性矛盾:一是内部成员发展失衡,二是欧元区单一的货币政策与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不匹配。即只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区内各成员国财政独立,一旦遇到问题,原则上只能自救,背后并没有欧元区统一的财政撑腰。

      那么,究竟谁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BMO资本公司驻多伦多资深经济师萨尔·盖特瑞(Sal Guatieri)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应当被归结为导致此次欧债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简单来说,随意放贷的债主,毫无节制的借款人,滥用国家资产的政府,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共同促成了欧债这个大黑洞。”盖特瑞称。

      欧债危机远未结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危机从经济治理、政府干预到社会福利等多方面深刻影响着欧盟的改革思路。

      今年9月,欧盟正式通过泛欧金融监管法案,彻底改写了成员国各自为政的现有监管格局,为明年建成全球首个带有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监管体系铺平了道路。

      作为防止债务危机重演的治本之策,欧盟领导人今年10月通过了一份内容广泛的经济治理改革方案,被誉为是欧元诞生以来最重大的变革。在12月的欧盟峰会上,与会欧盟领导人又就如何修改《里斯本条约》以建立欧元区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达成了一致。

      魔鬼总在藏在细节中,但我们在这一系列协议、条约、方案中却难觅“魔鬼”的踪迹。在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容克看来,目前欧盟领导人只是勾勒了永久性救助机制的大体框架,诸多细节仍未确定。

      也许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欧元区拆解成个别较易控管的货币区,但无论谁都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惊涛骇浪,暗流难防,但只要应对得当,危机应不至于失控。欧盟需要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各成员国应当收起私心,站在欧元区的整体利益上重新商议新版《里斯本条约》,用切实可行的细节构筑一道坚固的“永久防线”。否则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援助方案都只是在拖延时间,欧债危机的硝烟只不过是从一处转向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