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专 版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调查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取消股票投资比例上限
    企业年金投资比例酝酿调整
  • 每日关注
  • 煤机行业迎来机遇期 基金热捧建仓忙
  • 市场迷雾中
    把握方向的原则
  • 银行年末冲刺 全年新增信贷约8万亿
  •  
    2010年12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取消股票投资比例上限
    企业年金投资比例酝酿调整
    每日关注
    煤机行业迎来机遇期 基金热捧建仓忙
    市场迷雾中
    把握方向的原则
    银行年末冲刺 全年新增信贷约8万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取消股票投资比例上限
    企业年金投资比例酝酿调整
    2010-12-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于勇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于勇

      

      被视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的投资现状一直为市场所关注。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就《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拟对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做出调整,投资比例放宽、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更趋灵活将是此次调整的主基调。

      《草案》拟提高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的上限(从50%调整为95%),并调低流动性投资比例的下限(从20%调整为5%)。虽然权益类投资比例的上限(30%)未作调整,但取消了其中对股票投资比例上限为20%的限制。

      一家企业年金的投资总监直言,“这意味着企业年金的投资成本降低,相应的投资收益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激发企业对年金的投保需求”。

      

      投资比例放宽

      企业年金“管家”目前参照的投资标准,是2004年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23号)。具体投资要求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50%;流动性产品的投资比例不低于20%;投资权益类产品(包括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等)的投资比例不高于30%,其中股票的投资比例不高于20%。

      作为职工的“养命钱”,如是规定无不体现出对企业年金投资运作安全性的重视。然而,随着年金运作的日趋成熟,业内普遍认为,上述投资规定相对保守。

      一家养老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退休员工年金领取规模占企业支出比例较小,因此,从资金特质上来说,年金实际上对流动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举个例子,在股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由于固收投资比例的上限是50%,因此,我们只能持有大量现金,这样无法保证收益率。”

      而此次《草案》的调整,无疑增加了年金的投资灵活度。“草案对投资产品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但投资范围没有太大变化。但业内最关注的投资比例有了较大调整,尤其是固收投资比例的上限从50%上调为95%,并调低流动性投资比例的下限,在高通胀、加息周期预期下,增加固收比例,无疑有助于增加年金的长期投资回报率。”上述负责人坦言。

      与此同时,尽管《草案》对权益类的投资比例没有调整,但取消对股票投资比例上限为20%的限制,则加大了潜在投资的可能性以及降低了投资成本。一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负责人说,“过去因为对股票投资有20%的上限,因此剩余的10%就去买股票型基金,买股票型基金就意味着要去开户要付管理费,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现在考虑到企业年金管家都有专业的股票投资团队,草案取消了单独对股票投资的比例上限,这意味着在整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直接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

      截至2009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2525亿元,按过去4年平均每年增加461亿元的增长速度来估算,2011年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将达到约345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若《草案》明年开始实施,预计最多将有逾1000亿元企业年金资金可直接进入股市。

      

      集合计划明确

      除投资比例放宽外,《草案》的另一亮点就是业界呼吁已久“集合计划”。所谓的集合计划,是指同一受托人将多个委托人交付的企业年金基金,集中进行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计划。

      中小企业因为资金规模小,实行单一计划面临着成本高、投资操作难度大、投资收益低等问题。而集合计划可以满足大量中小企业的养老保障需求。据了解,目前企业年金“管家”已经操作了数十个集合计划,而《草案》就集合计划的概念、合同备案、委托人的加入与退出等内容作了原则规定,为建立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提供了依据。

      不过,当前草案对“集合计划”的规定相对宽泛,预计下一步还将出台配套细则。据一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负责人透露说,“与之前操作的集合计划相比,新版集合计划的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以前的集合计划是二次收费的,即只能买基金,但未来可以直接投资股市。不过,最后是否会被客户接受,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实际做出来的业绩”。

      据相关机构预测,今后五至十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每年将新增500亿元左右,这对保险机构而言机不可失。目前保监会正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变额年金、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等产品,增强产品的投资功能和账户管理功能,提供更多缴费领取服务,一定程度上还能抵御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