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失衡世界因中国而坚强
  • 美联储的罪与非罪
  • 怎一个“乱”字了得!
  •  
    2010年12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失衡世界因中国而坚强
    美联储的罪与非罪
    怎一个“乱”字了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失衡世界因中国而坚强
    2010-12-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向中国致敬!”

      ——这是今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推进人民币汇改之后,知名经济学家、“金砖四国”概念首创者吉姆·奥尼尔的第一反应。上述消息出炉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全球市场闻风而动:亚太、欧洲股市大涨1%至2%不等,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也纷纷跳涨。

      过去一年中,类似这样全球因中国而疯狂的例子并不少见。在2010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复苏之年,在美欧日三大传统经济力量不择手段应付“二次探底”、“二次债务危机”和通货紧缩威胁之际,中国一次次以果敢和负责任的政策举措,帮助世界经济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如果说2009年中国留给世人的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信心,那么回首即将过去的2010年,中国展示给全球的则是勇气和力量。在一个失衡的世界和失衡的年份中,这样的勇气和力量可谓相当“给力”。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一场关于钱的战争

      【11月11日,韩国首尔】

      又一场备受全球瞩目的“胡奥会”在第五次G20峰会前上演。

      在双边会谈的尾声,胡锦涛主席特别向奥巴马说了这么一段话:中方今年6月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定是在经济、就业面临十分复杂形势的背景下作出的,很不容易。

      作为一国主席,胡锦涛在与他国元首的会谈中专门提到中国几个月前的一次汇改措施,实属罕见。但如果放在今年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此“语重心长”的提示却是非常必要。

      “世界正陷入一场国际性的‘货币战争’中!”9月27日,有感于本国货币巨大升值压力的巴西财长曼特加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也由此成为今年一大财经热词的创造者。

      曼特加喊出“货币战”之际,正值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已明示要启动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一轮的廉价美元资本,疯狂涌入巴西、中国等基本面更佳的新兴市场,在推高了股市和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同时,也给广大新兴经济体带来了资产泡沫、本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而在硬币的另一面,“无辜”的美国却在闷声独享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出口竞争优势。

      最终,在2010年的下半年,美国人的得寸进尺激怒了全球——本币升至15年高点的日本人在9月15日率先宣布,六年来“首次”对外汇市场实施直接干预;接下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巴西两次上调针对外资投资本地债券的征税税率;泰国此后也宣布了类似措施。此外,韩国、印尼、南非等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干预汇市和抑制资本流入。一时间,货币战的硝烟已弥漫全球。终于,在11月的首尔,全球最大的十几个经济体一齐将满腔怒火发泄到了所谓货币战“幕后黑手”的美国身上。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全球战争中,中国始终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早在今年3月会见来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60多位知名外国企业家和学者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已呼吁:“世界上所有负责任的国家,所有有良知的企业家,都不要打贸易战和货币战,那对我们应对困难于事无补。”

      而对于自身,中国更是在年中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不利形势下,毅然宣布推进人民币汇改,这一负责任的举措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当然,除了作为货币战“始作俑者”的美国。

      

      退出乱局

      

      【6月29日,星期二】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原本“无风无浪”的平常日子,一则来自某美国研究机构的更正声明却在全球股市掀起了巨浪。

      当日午间前后,某西方通讯社率先播发了快讯: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更正中国4月份先行经济指数为增长0.3%,此前为增1.7%。很快,这则消息成为外媒当天股市报道千篇一律的标题新闻,“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不仅“让国际投资人抛售中国股市”,还令当天的美欧股市暴跌,道指重挫2.7%,国际油价更是狂泻3.5%。

      在过去一年中,类似的中国情结牵动国际市场的一幕还曾多次上演,比如1月份中国首次上调准备金率,比如11月19日的首次加息。

      中国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关注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在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复苏所处的极端复杂和失衡的局势。

      各国经济复苏的极端不平衡,从一个指标就可看出端倪——货币政策。

      不妨看一组数据,据记者粗略统计,在G20经济体中,2010年加息超过一次的国家有6个,印度一年中加了6次;8个国家继续降息或放松货币政策,美欧日更是接近或是已经迈上了量化宽松乃至“二次量化”之路;另外,还有至少6个G20经济体选择了观望。

      货币政策取向上的步调不一甚至是南辕北辙,反映出的是经济复苏的极度失衡。比如,在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季度经济增速一度接近19%;而在美国,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仅为1.7%和2.5%,远低于第一季度的3.7%和去年第三季度的5.6%。

      拖累2010年世界经济的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是欧债危机。希腊和爱尔兰分别成为这场闹剧上下半场的主角。受累于债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财政紧缩,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骤降至0.4%,几乎重现停滞。

      在传统的G3经济体全线哑火的背景下,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中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贡献突出,而另一方面,中国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亦不可低估。”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的一席话,道出了中国在今年复杂国际环境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极大难度。

      作为美欧量化宽松的“副产品”,新兴市场被迫吸收了大量的流动性,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再度高企,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在巴西等国,通胀率甚至达到5年新高,而中国的通胀率也持续飙升。

      为了防止过热,中国在2010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控楼价和物价,并动用了准备金率和利率等强力手段,最终实现了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速分别达到11.9%、10.3%和9.6%。

      

      世界第二,不仅仅是光环

      

      【8月16日,日本东京】

      日本内阁府当天公布的一项数据,让中国经济登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总量为1.28万亿美元,而中国同期的经济总量达到1.33万亿美元。鉴于日本经济的增速远不及中国,中国全年GDP超过日本基本没有悬念。

      如果按照人均GDP计算,中国还排在世界100位以后,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世界第二”并没有太多值得国人骄傲的地方。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显示了中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两大国际机构先后通过了针对中国等国家的份额调整方案,使得中国在两家机构中的投票权都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在整个2010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经济舞台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也是有目共睹。

      在今年欧债危机鼎盛时期,中国领导人多次公开表达了对投资欧元区的信心,有迹象表明,中国直接参与了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国债的发售,这在很大程度帮助稳定人心,防止欧元区事态进一步恶化。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磋商中,中国以实际行动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已确定了到2020年把碳排放强度减少40%-45%的目标,并已将这一目标分解落实到“十二五”规划当中。

      而面对美国的货币霸权,中国亦表现出了更加强硬的一面。在G20会议与奥巴马举行双边会晤期间,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中方对美国日前的量化宽松政策表示关注,美方有关政策应该顾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事实上,中国已在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渐进改革,而自身也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方面稳步推进。

      “世界将开始沿着中国的轨道而行。”在前不久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这样写道,“中国可能现在还不是‘老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已不再是学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