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观察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新年喜迎“开门红”
    “大象起舞”沪指收复年线
  • 每日关注
  • 需求拉动企业超预期发展 基金紧盯高铁机遇期
  • 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回望
  • 淡季不淡“活水”不断 新基金发行盛况空前
  •  
    2011年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新年喜迎“开门红”
    “大象起舞”沪指收复年线
    每日关注
    需求拉动企业超预期发展 基金紧盯高铁机遇期
    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回望
    淡季不淡“活水”不断 新基金发行盛况空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淡季不淡“活水”不断 新基金发行盛况空前
    2011-0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涂艳 ○编辑 陈羽 张亦文

      ⊙记者 吴晓婧 涂艳

      ○编辑 陈羽 张亦文

      

      元旦至春节期间是新基金发行“淡季”的惯例或将一去不复返!

      2011年开年首周,就有15只新基金齐齐“抢滩”发行市场。算上正在发行的9只新基金,新基金发行市场将呈现出24只齐发的“盛况”。市场人士预计,新基金将会给今年的股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业内人士表示,多通道审批加速了新基金的面世,受制于银行渠道的拥挤,多数基金新品“被排期”至1月,预先点燃了2011年基金发行的火爆场面。

      

      15只新基金节后首周登陆

      新基金发行市场在年终些许“沉寂”之后再度掀起“小高潮”,呈现出“淡季不淡”特征。从以往历史数据来看,1月份往往是新基金发行淡季,然后今年元旦过后的首周,就有15只新产品齐齐“抢滩”新基金发行市场。

      昨日是元旦过后的首个工作日,仅一天就有6只新产品进入首发,今日还将有2只新产品面世,而明日则会有7只新基金齐齐亮相于新基金发行市场。如此看来,在节后首周进入首发的新基金将达到15只。

      从新基金的发行类别来看,则几乎涵盖了公募基金的各个品种,其中既有现金管理工具如国联安货币基金,亦有固定收益类产品如申万巴黎稳益宝债基、交银施罗德信用添利基金,此外还有汇添富保本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依然是主角,包括行业基金中的易方达医疗保健,富国上证综指ETF及联接基金、信诚中证500指数分级等。除上述基金外,新年伊始推出的还有上投摩根全球新兴市场、招商标普金砖四国等QDII基金。

      

      扎堆发行将成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有9只基金处于发行期,算上本周15只首发的新基金,新基金发行市场将呈现出24只齐发的“盛况”。

      “自去年证监会对基金的多通道审批放开之后,原先所谓的淡季效应不明显了。”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对记者表示。对

      之前的数据,2009年两节期间,仅8只新基金成立,而2008年更是低至2只。

      谈及似乎有些反常的1月基金发行高峰,业内人士指出,多通道审批对基金公司的刺激直接导致了代销渠道的拥堵,尤其是大银行的代销档期排不开正是“淡季不淡”的直接原因。

      以北京一家小型公司为例,该公司10月中旬获得证监会新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而直到1月初该基金才正式进入上架发行。

      即使是等候了2个多月的渠道也未必宽松。记者发现,在目前已经确定发行的17只新基金中,有6只集中在建行托管,3只集中在工行托管,春节前的渠道已经显得拥挤。

      而由于受到档期的直接影响,在1月初发行的多家基金都主动将募集周期从以往的1个月缩短至20天左右,其中泰达宏利中小盘的募集期更是仅有18天。

      随着新基金审批的越发市场化,业内人士预期,2011年新基金扎堆发行将成常态。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2011年预计其公司至少发行4只新产品。

      “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有17家基金公司发行了4只及4只以上的新产品,相信随着新基金审批的越发市场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跑马圈地的行列。”在上海一基金公司副总看来,新基金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扎堆发行将成为常态,而这将直接加速各基金公司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