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能源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资金·期货
  • A10: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权重股汇控
    有启动迹象
  • 指基收益差距超40% 基金遭遇A股变局考验
  • 恒指放量反弹
  • 黄金领跌大宗商品
  • 小幅震荡收涨
  • 沪深基指涨跌互现
  • 资金以变应变 紧跟产业热点布局
  • 沪指又失年线
  • 机构追捧机械概念股
  • 交易所信用债指走弱
  •  
    2011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权重股汇控
    有启动迹象
    指基收益差距超40% 基金遭遇A股变局考验
    恒指放量反弹
    黄金领跌大宗商品
    小幅震荡收涨
    沪深基指涨跌互现
    资金以变应变 紧跟产业热点布局
    沪指又失年线
    机构追捧机械概念股
    交易所信用债指走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指基收益差距超40% 基金遭遇A股变局考验
    2011-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指基收益差距超40%

      基金遭遇A股变局考验

      ⊙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指数基金最大收益差距超过40%,这绝对不是基金经理能够事先预料到的。

      根据银河证券对2010年全年基金业绩的统计,2010年表现最好的指数基金收益为+20.71%。而表现最差的指数基金为-23.27%。最佳基金全年收益率约为最差基金的1.56倍。贯彻被动投资原则的指数基金,收益率也出现了如此之大的差距,令很多业内人士和投资者都大呼看不懂。

      

      指数基金告别齐涨齐跌

      在回溯了过去几年的表现后,可以肯定,2010年是指数基金收益水平差异最大的一年。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指数基金的“分化元年”

      以标准型指数基金(根据银河证券分类标准)为例,运作满1年的21只指数基金中,2010年收益率为正的为两只,收益率为负的高达19只。其中,两只收益率为正的指数基金均为小盘股比重较高的基金,他们分别为,华夏中小板ETF(年度收益+20.71%)和南方中证500(年度收益+9.4%),大大跑赢沪深大盘。

      而其余19只指数基金的收益水平则在-3%至-23%之间。这些指数基金大多是跟踪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以及上证50等主流指数的指数基金。这似乎表明,作为指数基金的主流,在2010年业绩与同类基金的领先者相比,大幅落后。

      

      主流指数基金跑输之谜

      从业绩归因角度,指数基金的投资在2010年出现如此大的业绩差异,并非基金管理的原因。而是股市的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

      从指数基金品种看,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差异和其指数标的内中小盘股的市值比重密切相关。具体来看,去年各类指数基金中,大盘股比例最高的上证50指数、上证央企50指数基金,收益率最差,有一定中盘股比例的上证180、沪深300的收益则居中。而小盘股比例最高的中小板ETF、中证500指数基金则收益水平最好。

      这显然和去年,中小盘股鸡犬升天,而大盘股表现萎靡的情况十分有关。

      正是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塑造了“结构性”的指数基金表现。

      指基发展要考虑市场现实

      上述现象显然给市场以思考,为何我们主流的指数基金在2010年的结构性行情中走得并不好,而少数风格相对突出的小盘基金则表现良好。

      华泰柏瑞的被动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在解读这种表现时认为,股票市场的大小盘股的表现分化,和我国进入新的经济周期相关。大盘股背后的传统经济发展空间受限,而小盘股背后的新产业周期正在酝酿,因此走势更强。而随着新经济产业不断成长,在这轮产业周期的中后期,市值规模偏大的指数才更代表在这一周期中的中坚上市公司,因此到那时才是大盘指数基金走俏的时候。

      还有基金产品研发人士认为,目前的指数基金分化,和基金行业跟风、追逐潮流的产品设计思路不无关系。“从过去两年看,抢发大盘、蓝筹指数和大盘股为主的主流指数产品成为行业的风向,但这并没有太多考虑市场未来的实际。”一味的同质化发行思路,是导致目前19只指数基金2010年整体业绩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毋庸置疑,指数基金的收益分化,正从侧面体现出股市的变化给基金带来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