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7:书评
  • 8:艺术财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为什么美好设想或愿景总是难以变为现实
  • 王文京的商道人生与
    商业智慧
  • 公司总裁怎么可以不参加培训
  • 躲在《门后》的知情权
  •  
    2011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7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书评
    为什么美好设想或愿景总是难以变为现实
    王文京的商道人生与
    商业智慧
    公司总裁怎么可以不参加培训
    躲在《门后》的知情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躲在《门后》的知情权
    2011-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苏小和
      《门后》
      唐凯林 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1月出版

      ⊙苏小和

      

      凯林写了本关于公关行业的小说,我看了,兴趣盎然,认真写了推荐语,说的是,如果你想同流合污,可以在这本小说里学到技巧;如果你不想随波逐流,可以找到很多愤怒或者哀叹。

      现在看来,这种格言式的句子,或多或少遮蔽了这本小说的价值。公共关系,在商业分工里,指向英语语境里的relation,用经济学的解释,应是在商业交换过程中参与者关系的合理维护。但在当下中国语境里,却异化成一种潜规则,一种甚至是反市场,反透明的阴谋与技巧。有人愤怒地把公共关系称为“商业五毛党”。比如众所周知的蒙牛与伊利的所谓信息搏杀,腾讯与360的商业格斗,还有华为庭院深深的公司人事纠纷,事实上都有中国式的公关公司在背后执行。

      许多年来,人们或者只看到了公共关系这个行业表面的光鲜,而唐凯林所做的,就是用小说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这个行业在中国如何异化成了一批商业五毛党,一批反知情权的帮凶。

      是的,知情权,这才是真正的relation,真正的公共关系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比如腾讯与360之间的商业搏杀,双方各执一词,看上去都是信心满满,似乎很容易就能打垮对方,但他们几乎同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忽略了他们的每一个客户。

      腾讯与360这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他们的客户与每一个具体的生命有关,那是一些有着鲜活思想的年轻人,在每台电脑前,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判断,用鼠标行使着消费权利。这应算是商业领域最具有互联网色彩的民主消费图景,某种意义上,企业的兴衰,就掌握在这些细小的鼠标手上。但是,腾讯与360彼此攻讦的时候,似乎都不太考虑这些。但是事态的发展显然超出了这两家公司的预期,更多的用户非常聪明地跳出了在两家公司之间选择的二元思维,年轻人开始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表态,一场仅仅与商业和消费有关的民主游戏由此拉开。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博鳌论坛上与韩国三星总裁李健熙聊天,听他提到了“透明的品牌”,当时就感慨万千,内心几乎如博鳌的天色一样敞亮。同处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下,李健熙把透明与企业的品牌整合在一起,显然有比品牌更高的意义。他的话语指向,是品牌对消费者完全不设限,从而导入人们全方位介入企业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品牌的价值和附加值。在另一个场合,我还听见博雅公共关系公司的北京首席代表苏珊说,消费者有权知道真相,遮蔽真相,事实上遮蔽的是品牌本身。两位外籍人士的表述如此肯定又理性,他们所在意的,不都是知情权吗?

      在当下的中国,我不知道有多少公关公司从知情权层面考虑过品牌问题。在市场的界面上,企业以及有关的产品是强势群体,消费者则是弱势群体,知情权的来由就在这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并不幻想企业在如此宏大的层面上思考知情权,仅仅希望企业在销售问题上、形象问题上,甚至是在利润问题上适当传播一些必要的、能够引导消费行为的信息,让消费者在了解的基础上完成理性的消费。

      说实话,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跟诸多国际品牌相比,差距可能不是一点点。原因无他,因为企业主动传播出来的信息过少,消费者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满足。作为以捍卫知情权为责任的媒体,主动发现一些信息,便成为一种必然。

      谁能相信,就是在眼下的互联网市场,诸如腾讯和360这样的企业,他们本来就是站在信息分享的角度在发展,最后却在阻挠客户的知情权。而这还是外部市场的形态,事实上即使在企业内部,知情权被忽略,被遮蔽,可能更突出。一方面,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对企业不利的信息首先由部分中层拣选、遮蔽,然后将不全面的信息资源提供给总裁,造成一个信息残破的场;另一方面,总裁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必然削弱掉其他管理人员的知情权,久而久之,企业又怎能不出现某些决策陷阱呢?

      在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知情权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谈什么宏大目标、品牌建设,尤其是所谓国际化大品牌建设,便是一个过于超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