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7:书评
  • 8:艺术财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遥望“亿元时代”下一站
  • 马艳:关注“后传统”
  • “亿元时代”收藏猜想
  • 皮洛特:
    给中国观众带来惊喜
  • 孟海东:从市场切入
  •  
    2011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财经
    遥望“亿元时代”下一站
    马艳:关注“后传统”
    “亿元时代”收藏猜想
    皮洛特:
    给中国观众带来惊喜
    孟海东:从市场切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亿元时代”收藏猜想
    2011-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以“亿元时代”为主题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其现场气氛好比北京部分拍卖行的年终联欢会。然而,毕竟那是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行将结束之际举办的论坛,在现场的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亿元时代”的下一站在哪里?

      于是,有的人言之凿凿:10亿元新纪录的创造就在明天,100亿元天价的产生似乎也指日可待。在今天这个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年代,这样的预测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其中暗含的线性思维逻辑以及盲目的自我膨胀,却是非常可怕的。

      在论坛上,中贸圣佳的易苏昊说到了艺术品拍卖场上的“永远的天价”现象:拍卖场上的天价纪录,从过去的300万元、500万元,到今天的上千万元、上亿元,其水平伴随着中国亿万富豪的身价突飞猛进而不断刷新。单纯作为价格现象来看,这固然没有错,但值得注意的是,创造天价的却并不总是那几件作品。其中,进入亿元榜的吴彬的《十八因真图卷》、张大千的《爱痕湖》等都是突出的例子,显示市场的焦点、买家的偏爱正在悄然变化。

      另一方面,再回头审视一下亿元榜,你会发现那些巨作并非毫无争议。当前市场上涌现的许多天价纪录,相当程度上还是资金涌入的结果,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吸纳热钱的资金池。与此同时,买家也已不再囿于个人爱好、见识与情感偏好,而是会主动寻求学术支撑,重视美术史线索、重视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的搜集与整理,把作品当作一种资本化的筹码。

      一言以蔽之,“亿元时代”就是资本决定价格的时代,是投资取代收藏的时代。然而,资本可以左右价格,却未必能决定价值。艺术品的价值毕竟取决于精神尺度。相对而言,艺术品收藏体现了藏家与艺术品个人的因缘际会,与个人的欣赏与喜爱、个人情感与价值观的寄托等精神尺度有更密切的关系,而投资则更理性,更倾向于市场价格与物质利益的计算。用投资取代收藏,也许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问题是,在这样的亿元时代,中国的收藏传统,尤其是其中针对大众收藏品的平民收藏传统,会不会像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孟海东所担心的那样受到毁灭性的负面影响?会也不会。为什么?一方面,资本的话语权很强大,对那些逐利而来的新买家会有强大的示范作用,所以说“会”;另一方面,资本不能取代价值判断,拥有精神尺度的收藏者即便只是一个平民,照样可以有高级的收藏并最终得到专家的认可。北京瀚海去年秋拍推出的赵庆伟收藏专场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而这种平民收藏传统,正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