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角色转换
⊙刘玉红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发展趋势令人关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正在从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的角色转换。
对外投资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
2003年,中国对外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2009年末非金融类投资净值为478亿美元,总投资为565.3亿美元,2010年前11个月非金融类累计对外投资已达475.6亿美元,200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4%。
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3-2004年,这段时期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较小,资金流出额远远小于资金流入额,外商资金运用仍然以引进外资为主。
第二个阶段是2005-2007年,这段时期,我国对外投资呈现快速扩张阶段,以收购和兼并为主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世界经济低迷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契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跨越式增长。这段期间,以收购和兼并实现的对外投资仍然是拉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动力,另外,金融类直接投资也非常活跃。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其占世界投资比重也逐渐提高。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占世界投资(输出)的0.45%。2009年,该比重已提升至5.1%。据联合国贸发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投资的世界排名从2008年第12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5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外投资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根据联合国投资数据计算,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仅为日本的30.6%,德国的13.4%,法国的10%,英国的8.5%,美国的7.2%,从规模上看,我国绝对不能称为对外投资大国。
投资区域日趋广泛,投资领域有所拓宽
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457.5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覆盖面达到80%以上。从投资分布的国家(地区)看,地区分布并不均衡。2009年末,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量1855.4亿美元,占全部存量的75.5%,;拉丁美洲306亿美元,占12.5%;非洲93.3亿美元,占3.8%;欧洲86.8亿美元,占3.5%;大洋洲64.2亿美元,占2.6%;北美洲51.8亿美元,占2.1%。这种地区结构过于集中的现象不利于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散策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但更加多元化投资的趋向逐渐明显。在产业结构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涉及三大产业各个行业,但是除了资源开发型投资外,一般加工型项目比重过大。
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采矿业和第三产业领域,二者合计约占据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90%左右,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三者合计约占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全额的90%左右。
综合来看,中国目前的海外投资主要还是集中于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领域相关的交通运输和服务行业,而在高科技、科学研究、文化、等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极小。
投资主体多元化,但投资者总体实力较弱
中国政府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企业主体所有制类型日益多元化,国有企业主导的格局已经改变。2009年末,境内投资主体中,有限责任公司个数占比已经达到58%,国有企业占比则继续下降至12.4%。
总体上看,中国目前海外投资项目规模不大,实力较弱。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除几个较大项目外,大部分海外企业的平均规模只有几十万元。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经营效益低。许多企业盲目投资导致投资的,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自身缺乏核心技术,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仍然偏小。如在非贸易型海外投资项目中,近40%属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项目。
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额居全球第二,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成海外投资主力军。中国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密集地“走出去”,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