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天气灾害添乱 全球拉响通胀红色警报
  • 农产品供应前景不乐观
  • 洪灾波及多个资源品 镍价借机大涨
  • 罗杰斯:
    人民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货币之一
  • 人民币升值
    有望催生股市交易性机会
  • 以升值缓解通胀压力非长久之计
  •  
    2011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天气灾害添乱 全球拉响通胀红色警报
    农产品供应前景不乐观
    洪灾波及多个资源品 镍价借机大涨
    罗杰斯:
    人民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货币之一
    人民币升值
    有望催生股市交易性机会
    以升值缓解通胀压力非长久之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以升值缓解通胀压力非长久之计
    2011-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黄颖 ○编辑 衡道庆

      

      自2010年7月以来,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步入上行通道。外盘的走强,亦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内商品价格走势,导致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为此,有人提出扩大人民币升值幅度来缓解通胀。不过,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用人民币升值来缓解通胀压力并非长久之计。

      东亚期货分析师冯凯认为,人民币升值的确能够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影响,中国是许多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铜和大豆)的主要消费国,在国际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若中国购买力增强,就可能以同等金额的人民币买到更多进口商品。

      “但是,人民币升值也会给中国的出口行业带来较大冲击,而且中国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是由天量信贷投放造成的,输入型通胀的特征并不明显,因而通过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抑制通胀的策略是不可取的,也充满不确定性。”冯凯表示。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输入型通胀亦难避免。如果要防范,短期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但人民币升值也有弊端,可能导致国外热钱流入速度加快,进一步推高国内资产价格。长远之计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同时采取措施适当收缩流动性。”上海中期分析师见惊雷告诉记者。

      光大期货分析师曾超也表示,“以升值方式缓解通胀压力效果不会太明显。”

      东兴期货分析师张郡凌分析称,对于进口依存度高的商品品种,比如大豆、棉花、白糖、铜、棕榈油等,由于现在外盘进口价格高于国内,容易引发输入型通胀。而锌、铝、螺纹钢、玉米、小麦、燃料油等,主要产销都在国内,外盘影响较小,一般不容易造成输入型通胀。

      “人民币升值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冲击较大。人民币升值虽然对抑制通胀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会以伤害经济增长为代价,可能会造成经济硬着陆。从长远来看,为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国家应该鼓励农产品的种植,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加产量,保证供给。”张郡凌表示。

      见惊雷则认为,大宗商品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因为大牛市一般是全产业链共同上涨,世界各国共同上涨,而目前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状态,在中国大宗商品不跟进上涨的情况下,国外大宗商品的上涨也难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