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东吴基金百花齐放的一年,旗下2/3产品业绩排名前十,仅有两只新基金发售的背景下,资产规模几近翻倍,基金业绩持续领先同业,频频被舆论看做是业内的一匹黑马。
最近两年,东吴基金在总裁徐建平的掌舵下频现黑马气势,投研业绩持续优胜,这并非偶然,如今一路奋进的东吴基金隐约显出良马本色,耐力十足,志在千里。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此前默默无名的东吴基金业绩后来居上,以女性基金经理王炯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投资名将渐成气候,业绩口碑初步积淀,资产规模有机增长。
⊙本报记者 巩万龙
一份内部文件激发的战略构想
元旦刚过,东吴基金上上下下一片忙碌,公司新基金发售火线上马。与众不同的是,东吴基金另辟蹊径,独家开发出国内首只投资于新兴产业的指数基金,东吴中证新兴产业指数基金,此举意欲何为?这还要从两年前的一份内部文件说起。
早在2009年上半年,历经一番牛熊转换大洗礼,业内人士惊呼变革的声音逼到了嗓子眼。此时的徐建平立刻认识到,基金行业即将发生大转型。当时,徐建平在东吴基金内部发了一份文件——《公司战略规划构想》,正是这份文件做出了对基金行业发展前景的预判,以及东吴基金未来五年的应对之策。
“基金行业发展终现瓶颈之困,曾经跑马圈地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俞来俞明显,渠道压力不断增大,人才流失愈演愈烈,整个基金行业处于转型的重大历史关口”徐建平在这份文件中写道。
“我们正处于宏伟的转型时代” 徐建平回忆道,需要进入转型期的主体并不只是基金行业,2009年下半年他敏锐地意识到经济转型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整个市场、行业乃至我们公司面临的形势都非常复杂,但是都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转型”。
“公司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站在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高度,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这样的大视野来指导投资,指导公司的转型发展”徐建平向记者表示。
在徐建平看来,东吴基金有了战略构想,即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黑马东吴的投研品牌,而公司投研的核心战略构想正是以国家转型为契机,占据下一轮足以攻城拔寨的投资高地,进而引领基金行业的投资风向。
无独有偶。最近两年,各家基金公司对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热潮风起云涌,进而投资热度延伸到消费内需。也就是那时起,东吴重磅埋伏,旗下基金纷纷大笔建仓新兴产业和消费内需两大主流板块。
东吴基金的战略构想是有效果的。从2009年年底开始,东吴基金业绩逐步向好,初现黑马气势。正如东吴一位基金经理所言,东吴立志于做行业的思想者,所以作为投研人员,他们常常在思考,如何实现公司资产规模有机增长与基金业绩持续优胜双丰收?如何实现自我的超越?如何做到前瞻性投资?
后发优势源起变革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应对变革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变革。
东吴基金早年草创时期,徐建平曾经前瞻性地提出,国内基金公司的角色应定位于“做好国民资产的管理者”,东吴基金历经漫漫熊市、大牛市和大熊市,如今的徐建平实践最多的莫过于变革,从管理团队到规划投研团队,再到产品开发,他重新谋划起了特色经营之路。
2009年制定战略规划时,徐建平强调,东吴基金未来要从“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发挥自身优势,转向特色发展。
“其实从前基金公司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规模大小,别的差异并不明显。业务的结构模式、路径都差不多。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要转变,要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新兴产业投资、成长型投资构建核心竞争力。”徐建平说道。
于是,从2010年开始,东吴基金全面改革,公司将新兴产业投资提升到公司发展的战略层面,从产品设计、资源配置、投资研究和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期望将新兴产业投资打造成东吴基金的投研品牌。
在投资研究方面,东吴不断充实人员配备,侧重加强新兴产业投资方面的人才配备和培养。经过大半年融合,公司研究部成立了“新消费”、“新技术及应用”和“新能源”三个新兴产业方面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对应公司的梳理并展开调研,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为东吴基金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在产品线上,东吴基金变得特色鲜明起来,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口碑有所积淀,而被动投资和固定收益,东吴基金也在完善当中。
业内人士感慨,虽然2010年东吴旗下基金投资大方向是趋同的,多只基金业绩排名前茅,但是各个基金经理选股明显有所差别,重仓股重合度并不高。
“这一点是我们很自豪的地方。”徐建平笑道,“公司一直在加强决策管理和风险控制,尤其是在注重投资决策委员会的集体决策的同时,鼓励发挥基金经理的个性和风格,这种现象体现出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个人投资风格和专业投资判断能力,不搞平庸化。”
良马本色志在千里
19世纪,当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年轻的公爵》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精彩的赛马场面。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其中一匹胜券在握,忽然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马从后面奋力追赶,风驰电掣,很快将两匹良种马抛在脑后,最后黑马领先抵达终点,夺得了冠军。从此,“黑马”一语不胫而走。
“东吴基金就是一匹黑马,业绩比较出人意料”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东吴基金。实际上,东吴基金长期业绩可圈可点,熊市擅长做防守,2010年震荡市又号准了市场进攻脉搏。
统计显示,2006年东吴首只基金东吴嘉禾同类排名进入前10%,2007年和2008年投资总监王炯管理的东吴双动力均有不错表现。尤其在2008年大熊市,东吴双动力业绩排名位居同类前茅,王炯从此一战成名。
在徐建平的眼中,东吴基金的志向不仅仅是做一匹能够出奇制胜的黑马,还能够在复杂地形中长跑胜出的良马本色,东吴基金的团队拥有坚韧、耐力和包容的良马品格,特别是投研业绩务必持续优异。
在东吴基金核心投研名将身上,徐建平倡导的良马本色或许可见一斑。
作为被外界所熟知的女性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王炯和研究总监黎瑛,两人从公司成立至今不曾离开,一直坚守在东吴基金。著名基金经理王炯在投资风格上最为坚韧,也最有耐力,一向倡导价值投资。
尊重个人风格,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这是徐建平一直追求的。“我们公司的氛围很好”东吴一位基金经理曾经告诉记者。
投资出身的徐建平担任券商营业部老总时,自己曾经有过操盘经历,对投研所面临的压力,他感同身受。来到东吴基金,他一直致力于在东吴营造这样一种氛围,能够给予投研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又能群策群力。
他强调,人才和团队相辅相成,东吴的工作团队尊重人才,强调包容性,这是东吴基金人才流失少于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原因,也是保证公司业绩一贯性的重要法宝。“做投资和研究都要有独立思考,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坚持。如果谁说一句话,其他人都无原则地附和是不行的。”
与此同时,个人又必须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徐建平选人,有他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坚持认为,“除了能力之外,还要看他是否有团队意识,能否与团队其他人员形成合力”,做到投资和研究之间的“无缝链接”。
“人才,哪怕是天才也有局限,都需要团队来支撑。从公司经营角度看,如果过分依赖一个人,那万一有了变动,公司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徐建平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