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双重利空突袭 环球股市受惊
  • 巴西时隔半年再度加息 新一轮紧缩大幕开启
  • 美国房市复苏何时可期
  • 中美共建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上接封一)
  • 环球速递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双重利空突袭 环球股市受惊
    巴西时隔半年再度加息 新一轮紧缩大幕开启
    美国房市复苏何时可期
    中美共建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上接封一)
    环球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房市复苏何时可期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新华社电

      

      美国商务部和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19日公布的两份房地产市场数据都不尽如人意,意味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已进行近四年的调整尚未见底。那么美国房市究竟何时才能回到复苏轨道?专家认为,受信贷困难、需求受到抑制、止赎量高企等因素的阻碍,美国房市年内仍难见实质性复苏。

      自2006年年初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美国房地产市场演变成为本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此后,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在进行剧烈调整,但收效甚微。新年伊始,在美国经济开局良好的背景下,来自房地产市场的数据仍是利空交织。

      美国商务部1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12月美国新房开工量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52.9万套,环比下降4.3%,同比更下降8.2%。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同一天公布,截至1月14日的一周里,美国购房抵押贷款申请指数比前一周下降1.9%,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也从前一周的4.78%降至4.77%,为连续第三周下降。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其他诸多经济领域均出现喜人改善迹象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阴霾。一些专家认为,阻碍美国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房地产市场信贷依然紧张。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活动达到高峰,同时也助长了房市的泡沫。危机发生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活动迅速进入冰冻期。尽管美国经济已复苏一年有余,但与房地产相关的信贷标准仍非常严格,无论是消费者信贷还是建筑商融资仍然困难。

      第二,住房需求受到抑制。过去一年,美国失业率一直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极大抑制了美国人的消费需求。尽管近几个月来,美国消费动力开始恢复,但住房需求的改善并不明显。另外,一些美国家庭在经济困难时期选择合住在一起,也是抑制房屋需求的一个因素。

      第三,房屋止赎数量高企。美国著名房地产监测公司——房地产跟踪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美国止赎房产数量达到290万套,创下历史新高。而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甚至一度发生了止赎危机。房屋止赎数量飙升不仅会压低房价,还会极大打击潜在消费者的信心。

      进入2011年以来,美国多个经济领域均显现出向好迹象,美国各界也纷纷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将持续复苏。然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房市的调整尚未结束,今年难以出现实质性复苏。

      有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年底很多银行暂停了止赎程序,今年其可能会重启。一旦止赎数量继续上升,大量待售房屋投放市场,房价将不可避免地被拖累下行。而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国房屋止赎数量出现下降趋势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随着就业岗位增加和经济持续复苏,个人消费开支也会回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不过,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强调,当前的经济增速无法显著降低失业率。美国银行家协会也认为今年美国失业率只能小幅降至9%。可以预见,微弱改善的就业情况对房市需求的支撑作用将非常有限。

      美国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衡量住房建筑商对当前销售情况的指数以及衡量未来6个月销售预期的指数分别仅为16和25的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多数建筑商看淡未来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