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股价的“准备金率纠结”
  • 更应注重通胀的中长期结构性风险
  • 消弭境内外股市落差
    加大开放才是根本之道
  • 苹果公司的环保意识哪里去了
  • 经济过热苗头初现 货币收紧或可“双防”
  • 盖茨、巴菲特的第一单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股价的“准备金率纠结”
    更应注重通胀的中长期结构性风险
    消弭境内外股市落差
    加大开放才是根本之道
    苹果公司的环保意识哪里去了
    经济过热苗头初现 货币收紧或可“双防”
    盖茨、巴菲特的第一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过热苗头初现 货币收紧或可“双防”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沈建光

      ⊙沈建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GDP并没有延续逐季下滑的趋势,而是实现年末反转,从三季度9.6%上升至9.8%,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也预示了经济过热风险加大,政策确有必要收紧。由于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逢地方政府换届,预计中国将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鉴于内生增长动力依然旺盛,以及财政政策依然宽松,笔者认为经济增长过热的风险或大于衰退的风险,预计全年GDP将超过9.5%。

      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9.1%,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5%,分别超过11月0.4、0.2个百分点。由于四季度大量保障性住房正处于投入建设阶段,4万亿经济刺激项目接近尾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累计增长24.5%。

      CPI则短期回落,同比上涨4.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6%,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1%;2010年全年通货膨胀水平达到3.3%,超过年初3%的目标。

      笔者认为,去年12月CPI回落是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翘尾因素归零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通胀已经成为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仍然未释,劳动力工资上涨,产能缺口收窄,信贷和货币高速扩张等因素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国际粮价、石油价格不断蹿高,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在加大。

      鉴于节前食品需求旺盛,蔬菜价格出现反弹,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笔者预计,1月份CPI必将再创新高,可能不低于5.5%,上半年CPI平均将达5%。伴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下半年翘尾因素回落,2011年通胀走势将呈前高后低之势,预计全年CPI或超4.5%,高于4%的既定目标。

      去年12月新增贷款4807亿,M2增长19.7%,均高于市场预期和全年17%的目标位。

      201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也高于早些时候央行经过上调的7.8万亿目标。旺盛的需求是贷款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截至1月19日,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已超1万亿。而报道称,目前监管层认可的全年信贷规模在7万亿左右,若按监管机构1月新增贷款不超过全年信贷目标12%的建议,1月信贷总额度将在8400亿左右。仅仅20天,这一指标已被轻易突破。笔者由此认为,为防止信贷扩张过快,更加严厉的货币收紧措施十分必要。

      去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长17.9%,进口同比增长25.6%;值得注意的是,进口高速增长部分原因是原材料及其他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说明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12月,进口总额1410.7亿美元,出口总额1541.5亿美元,分别达到历史最高点。由于进口增幅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收窄至130.8亿美元。全年出口同比增长31.3%,进口同比增长38.7%,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比2009年减少6.4%。

      笔者预计观察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之势,进口或将再创新高。预计今年外贸仍将较为强劲,但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收窄。由于美国经济可能好于预期、中国经济增长乐观、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加快,预计2011年人民币累计升值将超过5%。

      70个主要城市去年12月房价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6.4%。同比数据显示,去年4月以后房价同比增幅逐步回落。从环比数据看,1至4月房价环比平均涨幅为1.18%,后四个月环比价虽然均有所上涨,但涨幅已大幅收窄。这表明,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受控。

      大规模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基调。在政府已将打压房地产投机需求作为政策选择的优先考虑因素,并且力求保证供给的大局下,房价上涨的压力将有所缓解。随着新一轮加息周期到来、房地产税逐步推出以及更多保障房投入建设,2011年房价将进一步趋于稳定,2012年房地产价格或将下降超过5%。

      中国经济正迈入“高增长、高通胀”时代。如何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稳定通胀预期是2011年决策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下,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需要适度规模的财政赤字予以支持,预计全年财政赤字可能超出9000亿的政府目标。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如今的通胀已经不仅仅是短期问题,而是具有长期趋势性特征。货币政策越早收紧,对抗通胀越加有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相比于加息作用更为直接,但却不及加息影响深远。因此,还以尽早加息为好,估计今年加息力度也会超出市场预期,年底之前至少加息100个基点。

      (作者系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