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交易异象或引监管“重拳”
    金宇车城宣布“半年内”无重组
  • 股份划转确认 上海建材集团
  • 中邮旗下众基金抱团柳工忙避“红线”
  • 公司简讯
  • 携手GE 中国南车高铁技术有望在美“飙速”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8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公司纵深
    交易异象或引监管“重拳”
    金宇车城宣布“半年内”无重组
    股份划转确认 上海建材集团
    中邮旗下众基金抱团柳工忙避“红线”
    公司简讯
    携手GE 中国南车高铁技术有望在美“飙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交易异象或引监管“重拳”
    金宇车城宣布“半年内”无重组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一个官员背景的投行家莫名履新一家老庄股、一群牛散与机构导演一场难以理解的大宗交易,在大盘暴挫的背景下重组传闻甚嚣尘上、股价连续暴涨,一份异动公告能否将金宇车城的逸闻奇事娓娓道来?

      金宇车城今日披露股价异动报告,称公司经营状况正常,内外部环境均没有变化,未发生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公司同时表示,经查询,没有计划进行业务或资产重组等相关安排,在未来可预见的半年之内,也没有实施上述相关事项的安排或计划。

      依据《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第3号——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股票交易出现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当关注、核实与公司有关的情况是否已经发生、预计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重要变化。

      耐人寻味的是,上述的“预计”,一般核查公告均设定为3个月,但此次金宇车城却“承诺”了6个月。

      回查历史交易信息,2011年1月14日、1月17日,1月18日金宇车城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合计涨幅超过20%,且三天换手率更达到40%,由此触及股价异常波动“红线”。

      再往前溯,公司曾有包括重组在内一系列传闻及市场交易异象。2010年11月底,金宇车城悄然更换掌门人——原董事长、副董事长在同一天宣告辞职。随后,大股东金宇控股推荐戴凌翔和胡先林担任公司董事。2010年12月24日,戴凌翔通过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审议后当选为金宇车城新任董事长。

      资料显示,戴凌翔曾担任过湖北省黄冈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1997年出任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常务副行长,随后进入中国银河证券公司深圳总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等职。公告一出,市场的炒作资金开始对戴的入局浮想联翩。

      直至去年末今年初,公司出现两笔罕见的“对冲式”大宗交易,将类似的悬疑、猜测气氛推上新峰。2011年1月4日,机构专用席位以7.7元的价格卖出金宇车城237万股,接盘方来自中信证券上海沪闵路营业部。而此前的2010年12月30日,金宇车城也有一笔大宗交易,其交易席位、数量、金额几乎均与1月4日相同,仅有的差别是原来的买卖方席位恰好相反。

      2010年12月30日买、2011年1月4日卖,其间虽然“跨年”,但实际仅隔两个交易日,隐藏于蹊跷过桥交易背后机构难以理解的投资逻辑,经由金宇车城的交易信息,曝光于市场镁光灯之下。

      “或正基于金宇车城存在上述情况,引来监管层特别关注,不仅股价异动核查了两天,还被要求增加核查期限至半年。”不少市场人士如此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