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病”因各异 去年54家公司闯关IPO折戟
  • 佳华百货控股预告扭亏为盈
  • 中兴通讯
    一产品获重大技术发明奖
  • 安徽企业去年直接融资创新高
  • 格力总裁董明珠
    荣膺中国经济人物创新奖
  • 信息大全
  • 深交所远程培训助力上市公司做好年报工作
  • 马钢、格力携手发展
  • 中远航运
    迎来首艘5万吨半潜船
  • 中联重科H股融资完美收官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前沿
    “病”因各异 去年54家公司闯关IPO折戟
    佳华百货控股预告扭亏为盈
    中兴通讯
    一产品获重大技术发明奖
    安徽企业去年直接融资创新高
    格力总裁董明珠
    荣膺中国经济人物创新奖
    信息大全
    深交所远程培训助力上市公司做好年报工作
    马钢、格力携手发展
    中远航运
    迎来首艘5万吨半潜船
    中联重科H股融资完美收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联重科H股融资完美收官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碧君 ○编辑 祝建华

      ⊙记者 赵碧君 ○编辑 祝建华

      

      刚刚在香港融资达150亿港元的中联重科近日公告,随着一系列稳定价格行动的顺利完成,公司H股稳定价格期已经结束。此举标志着中联重科历时数月的H股融资完美收官。

      2010年12月23日,中联重科在联交所以每股14.98港元的价格发行8.7亿股H股,募资130.33亿港元。2011年1月5日,中联重科全额行使1.3亿股全球超额配售权,募资19.48亿港元,超额配售股份于1月13日上市交易,公司稳定H股价格行动圆满结束。公司本次H股发行也受到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及索罗斯香港基金公司等国际资本热捧。被称为“亚洲股神”的李兆基也进行了私人认购,涉资5000万美元。这是作为恒基地产主席的李兆基2010年10月以来最大一笔投资。

      中联重科H股获青睐背后,一方面原因是中联重科实力强大、业绩靓丽的现状。2010年公司三季报显示,中联重科总资产已突破500亿元,较上市之初增长了51倍。最新业绩预告则显示,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3-45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约80倍。

      另一方面源于各方对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广阔前景的看好。广发证券研究员邱世梁透露,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容量占全球的比例为1/3,海外市场则达2/3,与国内市场空间比较,工程机械海外市场空间更广阔。而要成就一流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资本青睐之下,中联重科H股上市后股价走势平稳,最高曾摸至18.60港元。1月19日,中联重科H股上涨3.97% %,报收 18.34 港元。相对于14.98港元的发行价,涨幅已达20.43%。

      与海外融资步伐伴进的是,中联重科剑指千亿销售收入的发展目标。“公司将以H股融资为契机,打开海外融资和市场拓展通道,同时借力海外并购和海外建厂等多种方式,力争在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五强。”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詹纯新诠释公司的产业雄心。

      要实现千亿目标,除了在国内市场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更是制胜关键。中联重科此次H股融资主要用于拓展公司的国际化业务。资料显示,中联重科本次H股发行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有约28%(约38.23亿港元)用于在部分主要海外国家及地区开展业务及服务,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另外,还有约10%(约13.67亿港元)用于补充海外业务的营运资金。

      “卡特彼勒、小松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国际化是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的必经之路。他们都经历了产品市场由国内向国际转变的过程,也经历了产品国际化向资本国际化转变的过程。” 国金证券研究员董亚光认为,中联重科本次H股发行上市,将是公司又一次新的跨越。

      詹纯新称,丰富的并购经验是中联重科的优势,也是公司国际化的助推器,显在的例证是,中联重科2008年并购CIFA后,协同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未来如果有合适的企业与机会,公司会继续考虑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