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掘金年报预增 2011年哪些板块有望延续高增长
  • 300家公司业绩“抢先报”
    电子与白酒“齐高” 航运实现大逆转
  • 三大家电巨头2011年继续高增长可期
  • 经营“各显神通” 三酒类公司2010年盈利大增
  • 水泥板块:2011年能否继续“抱团取暖”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价值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价值
    掘金年报预增 2011年哪些板块有望延续高增长
    300家公司业绩“抢先报”
    电子与白酒“齐高” 航运实现大逆转
    三大家电巨头2011年继续高增长可期
    经营“各显神通” 三酒类公司2010年盈利大增
    水泥板块:2011年能否继续“抱团取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大家电巨头2011年继续高增长可期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施浩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施浩 ○编辑 全泽源

      

      1月上旬,国内两大家电巨头美的电器和青岛海尔相继发布了不俗的业绩预增公告,格力电器虽然尚未发布业绩公告,但分析人士预计其2010年业绩有望达到类似的增幅。通过采访分析,促使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的因素将在2011年继续发酵。

      2010年业绩增长明确

      美的电器公告称,预计2010年实现净利润为28亿-38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50%-100%。业绩大增的主因是销售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2010年,美的电器的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白电业务组合优势促进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青岛海尔2010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60%-80%。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模式转型提升竞争力以及家电市场需求增长带来公司整体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产品持续领先策略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

      不难发现,两大行业龙头业绩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白电行业整体景气度向好以及各自战略的积极调整,事实上,记者在与行业分析师的交流中发现,这些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将在2011年得以延续,此外,家电行业今年还有望增添其他超预期的“亮点”,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保障房的大量建设,将持续拉动家电需求。

      美的计划5年营收翻倍

      根据美的电器的“十二五”规划,公司营收5年要实现翻番,2010年收入超过700亿,到2015年,公司收入计划超1400亿。分析人士表示,清晰的全球化战略,管理复制、兼并收购的软实力是美的全球扩张的有力保障。

      中投证券分析师预计,未来三年空调、冰箱、洗衣机内销分别有年均15%、12%、10%的复合增长。出口年均5%-10%的复合增长。

      与2010年情况类似,今年美的电器业绩大幅增长主要依然有赖于规模扩张、产品结构优化及业务整合。公司一方面通过增加宣传投入和降低销售价格等促销活动来拓展市场,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冰洗产品的国内渠道融合,全年销售规模有望超过680亿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变频空调等高端产品占比的快速提升也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非公开增发近日获得证监会的批准,计划募资不超过43.6亿元扩大中央空调、家用空调等产品产能,未来几年产能将获得持续释放,以满足国内外家电市场的不断增长。

      青岛海尔:资产注入超预期

      青岛海尔的家电制造业务亦有望保持增长。公司预计,今年家电产品的整体需求保持10%-20%的同比增长,其中冰箱增长超10%,空调稍高,洗衣机和热水器增长逾20%。未来几年,海尔集团的收入有望超过1200亿。

      除受益于行业整体景气的利好外,大股东注资及其所带来的后续规模效应有望成为青岛海尔最大的看点。

      1月8日,青岛海尔公告称,控股股东海尔集团承诺将青岛海尔作为旗下家电业务整合平台,自2011年起5年内拟通过资产注入、股权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青岛海尔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做大做强。拟注入的资产包括海尔集团海外白色家电业务在内的白电资产、家电上游资产以及彩电、家居业务等其他家电相关资产。

      据估计,海尔彩电业务收入估计超过100亿、海外白电资产的规模合计应该也有几十亿。据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注入后收入因为合并的因素增厚可能不太明显,对于利润率的增厚作用将十分明显,此外海尔集团参股公司的股权注入也将通过投资收益增厚利润。

      格力电器

      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20%

      虽然格力电器尚未发布业绩预告,业内人士对公司2010年业绩颇为乐观,由于去年公司内销和出口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预计公司2010年全年空调销量有望超过2700 万台,同比增长45.94%。

      鉴于目前空调压缩机供不应求,2011年空调的增长将领先于冰箱、洗衣机等其他白电产品,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公司销售收入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超过20%的复合增长率。

      内销方面,农村需求的爆发成为空调市场高增长的新动力,根据中金公司研究员的测算,每年销量至少6000万台以上,近年来工业反哺农村,收入政策向农村倾斜,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出口方面,公司2011年出口量预计增长30%,欧洲补库存和美国订单恢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600万台新型定速和变频压缩机投产,基于新兴压缩机开发的U系列和I系列小型化空调成本更低,有利于保证空调行业的龙头市场地位和较高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