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封面文章
  • A5:基金·封面文章
  • A6:基金·封面文章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市场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周期风”始刮 偏股基金投资“转身”
  • 84.46%!
    基金高仓位进入新年
  •  
    2011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基金·封面文章
    “周期风”始刮 偏股基金投资“转身”
    84.46%!
    基金高仓位进入新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周期风”始刮 偏股基金投资“转身”
    2011-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漫画 高晓建

      

      聚焦2010年基金4季报

      “周期风”始刮 偏股基金投资“转身”

      在经历了1年“结构性”行情的强化后,在去年第4季度,A股市场中的偏股基金终于开始转身。

      根据天相的统计,截至去年年末,基金新增重点终于转向强周期行业:采掘、机械设备、金属非金属、电子、信息技术位列增持前五大行业。而去年大热的批发零售、医药、食品饮料等位居基金行业减持前三。

      有色煤炭再次“得宠”

      凭借着较低的估值,有色股、煤炭股聚集的采掘业,成为去年4季度基金持仓上升最快的行业。季度末,基金持有采掘业股票856亿元,占基金净值5.01%,相比上一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

      除此以外,机械设备仪表、金属非金属、电子、信息技术业等4个行业也是基金的新宠。当季度,基金的增仓比例从0.81至1.26个百分点不等。其中,基金增仓机械行业的市值一度达到200亿以上。季度末持股市值超过2400亿。

      而曾经颇得基金欣赏的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则在4季度末遭遇减持,这个情况和此后2011年初消费品大跌的行情发展不谋而合。

      天相统计显示,基金当季度减持最厉害的行业为批发零售,持股市值从1320亿猛跌至1019亿,减持比例超过300亿,也是当季度净值份额变化最大的行业。

      医药行业和食品饮料行业紧随其后,基金合计减持3个百分点,约500亿市值。不过,大幅减持过后,基金对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持股市值仍高于市场指数比例,仍处超配之中。

      另外,令人惊讶的是,基金对于金融和地产行业采取了分化的投资策略。4季度中,基金持有的金融保险业股份还在减少,从1518亿跌落至1386亿,其中虽然有减持因素,年末金融股大跌也难辞其咎。根据统计,基金年末持有的金融股比例跌落至8.1个百分点,为6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业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忧虑。

      而地产行业在连续遭遇减持后,终于在去年4季度中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基金持有的份额悄然上升,成为当季度基金增仓的周期行业之一。

      

      依然钟情小盘股

      不过深入到基金重仓股的组合中,基金依然明显偏爱中小盘股。

      以最具看点的新增个股看,中小盘股依然是基金新增持仓的重点,新材料概念的东方锆业是当季基金新增规模最大的个股。4季末,6只基金合并持有该公司1700万股,占流通盘近10%。

      另外,苏宁环球、亿阳信通,太原重工,盘江股份也在增仓前列。当季度基金持仓市值都超过5个亿,持有基金个数都达到和超过3家。而山推股份、深圳惠程、恒源煤电、海通证券、汉钟精机则在新增仓的前十名中。

      从行业角度看,基金新增的行业集中在资源品(有色、煤炭),投资品(机械、电气设备),金融、技术、地产等,而少见往日青睐的消费、医药。显然,投资风气已有所改观。

      但若以持股比例看,S仪化、奥飞动漫、紫鑫药业等个股则是基金,基金新增仓都超流通盘10%。石化、文化产业和医药行业的小股票,这似乎表明,对于业绩增长更有保障的中小盘基金并不舍得马上放手。

      如果把眼光转到基金在去年4季度卖光了哪些行业,那么看点又出现了。根据天相统计,截至去年4季度末,基金剔出的前十大股票分别为复星医药、华海药业、天音控股、中大股份、广州国光、友谊股份、誉衡药业、四川长虹、宗申动力、水井坊。

      其中,不乏卖方反复看好的股票如天音控股,也不乏曾经被重点关注的医药、商业、食品等个股,而往下看,诸如ST昌河等王亚伟概念股也赫然在基金剔除榜单的行列之中。

      而回到基金资产占用最多的重仓股中,则过去一段的基金投资风格更加浓郁。根据统计,基金4季报的前十大重仓股别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苏宁电器、双汇发展、伊利股份、东阿阿胶、中兴通讯、康美药业。显示消费品占据绝对优势,而金融股的领头羊,平安和招行仍然凭借过往的历史纪录而占得最关键的位置。

      令人关注的是,一些中盘股也逐步进入基金持有的前十大行列,双汇、伊利、东阿、康美,这些公司以往都只能在前50名中徘徊,而今一举进入基金的核心持股行列,其中,基金对康美、东阿、伊利等个股的持仓都在25%至37%以上,几乎已经控盘,这些股票未来走势令人关注。

      

      基金当家个股风气浓

      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同一公司旗下基金合力重仓股票的情况再度增多,基金对于当家个股的持有在4季度中再度升温。

      2010年大放异彩的华商基金即占据了基金当家个股的前两名,其中,该公司合计持有七星电子524万股,占流通股的31.66%,合计持有闽闽东1760万股,占流通股的20.61%。

      景顺长城当季增持汇川技术517万股,成为该股上市后强劲走势的最大受益者。另外,银华及基金继续交叉持仓万邦达、上投摩根大比例增持S仪化、国泰基金重仓出击星辉车模、蓝色光标、华夏基金把持东方金钰等,这些都显示,基金在重仓股中的持股数量在增加。

      总体看,基金虽然在行业配置上偏向强周期行业,但核心持仓依然“抱牢”非周期股,对于机构的思维,投资者还是要多看多观察为妙。